[发明专利]一种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843.1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奇;李凡;陈曾伟;王伟吉;宋碧涛;赵素丽;张杜杰;王立双;张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9K8/46;C09K8/4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杨茜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碎 地层 段塞固壁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包含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水泥100份,
胶结强化剂5-30份,
表面改性微胶囊固化剂2-10份,
界面强化剂6-25份,
水35-60份;
其中,
所述的表面改性微胶囊固化剂包含囊芯和囊壁;
所述囊芯选自潜伏性固化剂;
所述胶结强化剂为高分子纳米乳液;
所述胶结强化剂由包括以下步骤在内的方法制成:
将包含弹性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乳化剂、纳米材料在内的组分搅拌,并加入水后搅拌乳化得到;
所述纳米材料为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弹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乳化剂:纳米材料:水的重量比为100:(10-30):(0.1-1):(50-90);
所述表面改性微胶囊固化剂由包括以下步骤在内的方法制备而成:
将微胶囊固化剂和缓冲液混合搅拌,再加入多巴胺,继续搅拌反应、提纯、冷冻干燥得到多巴胺改性的微胶囊固化剂,即为所述的表面改性微胶囊固化剂;
其中,微胶囊固化剂:缓冲液: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10-30):(0.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结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搅拌温度为4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改性微胶囊固化剂的粒径为100-500μm,壁厚10-400nm;
所述潜伏性固化剂选自DDS、DDM、胺基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囊壁的材料选自聚砜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微胶囊固化剂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将10-30g聚砜树脂、20-60g潜伏性固化剂加入到100-1000mL二氯甲烷中,超声分散为油相;配制0.5-2wt%的聚乙烯醇为水相;
边搅拌边将油相滴加到1000-3000mL水相中,静置,倾倒上层液体,洗涤、抽滤,干燥,得到所述微胶囊固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界面强化剂包含界面强化剂A和界面强化剂B;
以所述水泥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界面强化剂A的用量为 5-20份,所述界面强化剂B的用量为1-5份;
所述界面强化剂A为一级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以重量比1:(0.5-3):(1-5)混合复配而成;
所述界面强化剂B为活性纳米二氧化硅溶液,平均粒径为1-8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缓凝剂;
以所述水泥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缓凝剂的用量为0-15份;
所述缓凝剂选自AMPS聚合物、羟基羧酸类缓凝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高温稳定剂;
以所述水泥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数计,所述高温稳定剂的用量为0-40份;
所述高温稳定剂为纯度大于98%的二氧化硅粉末,粒径0.1-1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分散剂;
以所述水泥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数计,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0.5-2份;
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类、聚羧酸类减水剂或萘系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地层段塞固壁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降滤失剂;
以所述水泥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数计,所述降滤失剂的用量为1-8份;
所述降滤失剂选自AMPS聚合物、CMC类衍生物或PVA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8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