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7605.0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管怀军;吕华平;吴圣帆;郭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英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隔离 变送器 全自动 校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由主处理器控制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装置对高压隔离变送器各档量程进行零点偏移校准和增益校准。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检测系统由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装置、高压隔离变送器组成。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装置由DC/DC高压电源模块、第一高精度直流电源、第二高精度直流电源、高压闭环实时调节电路、高压取样电路、主处理器、数字隔离电路、ADC电路、输入/输出取样选择电路、电压/电流取样电路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隔离变送器校准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变送器(transmitter)是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变为可被控制器识别的信号(或将传感器输入的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同时放大以便供远方测量和控制的信号源)的转换器。传感器和变送器一同构成自动控制的监测信号。不同的物理量需要不同的传感器和相应的变送器。变送器的种类很多,用在工控仪表上面的变送器主要有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等等。
电压变送器是一种能将被测交、直流电压转换成按线性比例输出的交、直流电流或电压的仪器。配以相应的指示仪表或装置,可在电力系统交、直流电路中实现对电压、电流的测量和控制。
在轨道交通、电力电网、工业控制、新能源等大功率设备中,为了优化能源效率都采用了较高电压驱动模式。对于这些高压系统的检测和控制,隔离电压必须很高,以保障人身安全,如地铁的牵引系统要求工作电压达3.6kV,隔离电压15kV以上。这就必须要有一种高隔离、高可靠性、高精度的监测装置-高电压隔离变送器。
在轨道交通高电压牵引系统中,高电压隔离变送器电压信号输入量程范围较宽为:±60mV~±3600V的单极性或双极性的电压,经过高压隔离后输出转化为±20mA、4~20mA、±10V标准电流、电压量程。
目前,高电压隔离变送器的校准检测没有专用检测设备,是采用高电压电源、高压表、电流表及很多连接件连线后进行人工校准检测。现有的校准检测方式,操作复杂且校验精度差对检测人员要求高。特别是进行多量程高压隔离变送器校准检测时,需花费许多人力和时间。高压隔离变送器检测电压很高,稍有疏忽即会造成严重事故,不利于安全、快速、高效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对高压隔离变送器校准检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电压会对人身安全造成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现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化校准检测,测试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大大降低对检测人员素质的要求。
本发明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隔离变送器全自动校准方法,对高压隔离变送器各量程进行零点偏移校准和增益校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高压隔离变送器量程档位的步骤;
步骤2、DC/DC高压电源模块产生0V电压加入到高压隔离变送器的检测输入端的步骤;
步骤3、对高压隔离变送器隔离输出端的信号进行AD转换获得零点偏移误差的步骤;
步骤4、若零点误差小于设定的第一阀值,则转向步骤5,否则进行零点偏移粗调,转向步骤3;
步骤5、若零点偏移误差小于设定的第二阀值,转向步骤6,否则进行零点微调,转向步骤3;
步骤6、DC/DC高压电源模块产生高压隔离变送器在该量程档位中的标准电压送到高压隔离变送器的检测输入端的步骤;
步骤7、对高压隔离变送器隔离输出端的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与标准电压值比较产生增益误差的步骤;
步骤8、若增益误差小于设定的第三阀值时,转向步骤9,否则进行增益粗调,转向步骤7;
步骤9、若增益误差小于设定的第四阀值时,完成该档位校准,否则进行增益微调,转向步骤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英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英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压膜系统及真空压膜方法
- 下一篇: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