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商商品防窜货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6489.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华;邓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园奥买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品 防窜货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商商品防窜货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和可销售区域信息,其中,该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包括原始加工痕迹标识信息和该原始加工痕迹标识信息在电商商品上的位置信息,该原始加工痕迹标识信息包括原始加工痕迹图片和/或视频信息等,根据该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唯一编码信息以及该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和可销售区域信息,生成相应电商商品的三维数组,构建关联该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可销售区域信息和该相应电商商品的三维数组的三维数组数据库,配置该三维数组数据库中的三维数组对应的电商商品在对应的可销售区域的网络销售。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避免电商商品出现窜货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商商品防窜货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窜货,是指由于经销网络中的代理商等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商品出现跨区域销售的情况,从而造成商品价格混乱的恶性营销现象。
然而,现有的电商商品防窜货方案,一般是采用对电商商品包装后附码的方式,在电商商品流通环节进行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粘贴,可以通过将电商商品与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绑定的方式来对电商商品的销售区域进行识别以达到电商商品防窜货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对该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管控力度不严,经常会出现通过该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识别出的电商商品的可销售区域与电商商品的实际销售区域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经常出现电商商品窜货的情况,无法实现避免电商商品出现窜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商商品防窜货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能够实现避免电商商品出现窜货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商商品防窜货方法,包括:采集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和可销售区域信息;其中,所述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包括原始加工痕迹标识信息和所述原始加工痕迹标识信息在电商商品上的位置信息,所述原始加工痕迹标识信息包括原始加工痕迹图片和/或视频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唯一编码信息以及所述采集的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和可销售区域信息,生成相应电商商品的三维数组;构建关联所述采集的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可销售区域信息和所述相应电商商品的三维数组的三维数组数据库;配置所述三维数组数据库中的三维数组对应的电商商品在对应的可销售区域的网络销售。
其中,所述采集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包括:采用高速相机对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每个或相同角度进行拍摄得到拍摄图片和/或视频,和根据所述拍摄图片和/或视频识别出所述至少一个电商商品在制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差别即原始加工痕迹,采集所述识别出的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原始加工痕迹信息。
其中,所述构建关联所述采集的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可销售区域信息和所述相应电商商品的三维数组的三维数组数据库,包括:将所述采集的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可销售区域信息中的相同可销售区域对应的电商商品形成电商商品集合,构建关联所述采集的至少一个电商商品的可销售区域信息中的相同可销售区域和所述相应电商商品集合的三维数组的三维数组数据库。
其中,在所述配置所述三维数组数据库中的三维数组对应的电商商品在对应的可销售区域的网络销售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三维数组数据库,查验电商商品的真假。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三维数组数据库,查验电商商品的真假,包括:通过所述三维数组数据库,利用所述三维数组方式对比验证电商商品的唯一编码信息、原始加工痕迹信息和可销售区域信息,若三者一致,则查验电商商品为真品,若三者存在不一致,则查验电商商品为假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园奥买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园奥买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