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茭白有害生物诱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2359.X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4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张珏锋;朱健林;李芳;钟海英;彭一东;林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G13/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茭白 有害生物 方法 | ||
一种茭白有害生物诱集的方法,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390‑400nm波长杀虫灯对茭白有害生物进行诱集。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该方法通过采用特定波长杀虫灯照射,诱捕茭白害虫,诱杀效果更好,对天敌杀伤小。同时避免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对茭白零损害,简便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茭白有害生物诱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因经济价值高已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茭白产业的发展茭白病虫害问题日显突出,已严重威胁茭白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据初步统计,我国常见的茭白病虫害种类有30多种,其中发生频率高,危害最严重的有10余种,如茭白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长绿飞虱、二化螟、福寿螺。其中,二化螟、长绿飞虱是茭白最主要害虫,常用杀虫灯诱和性信息素诱杀或者杀虫剂防治,目前田间应用的杀虫灯波长范围大,对这两种害虫诱集效果较好,但对天敌杀伤大,影响茭白田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出一种茭白有害生物诱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特定波长杀虫灯照射,诱捕茭白害虫,诱杀效果更好,对天敌杀伤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茭白有害生物诱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390-400nm波长杀虫灯对茭白有害生物进行诱集。
所述的一种茭白有害生物诱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生物包括二化螟和长绿飞虱。
所述的一种茭白有害生物诱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在茭白基地中安装390-400nm波长的杀虫灯,高度3.0米,间距50米,每盏杀虫灯底部安装集虫袋,晚间开启,清晨收集茭白害虫。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该方法通过采用特定波长杀虫灯照射,诱捕茭白害虫,诱杀效果更好,对天敌杀伤小。同时避免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对茭白零损害,简便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波长杀虫灯对茭白害虫及其天敌的诱集作用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不同波长杀虫灯对茭白害虫的诱集效果比较
(1)试验波长:不同波长杀虫灯由杭州益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定制,波长有375±5nm、385±5nm、395±5nm、405±5nm、500±5nm等5种。
(2)试验方法:试验在景宁县大漈乡西一村茭白基地中进行,基地面积500亩左右。试验在7-8月害虫发生期间进行,每种波长重复3次,杀虫灯安装高度3.0米,间隔50米以上,每盏杀虫灯底部接上集虫袋。杀虫灯每天晚上7点开灯,翌日6点关灯,上午收集灯诱昆虫,带回室内分类鉴定并统计害虫和天敌数量。试验重复三次。
图1显示,390-400nm波长的杀虫灯与380-390nm波长的杀虫灯对二化螟的诱杀效果和对寄生蜂的诱集作用基本一致,但对长绿飞虱的诱杀效果差异较大,390-400nm波长的杀虫灯对长绿飞虱的诱杀效果更好。这二种波长对二化螟的诱杀效果明显大于400-410nm和500nm波长,但对寄生蜂的诱集作用则明显增加。虽然400-410nm波长杀虫灯对长绿飞虱的诱杀效果最好,但对寄生蜂杀伤大。综合考虑,说明390-400nm波长杀虫灯对茭白主要害虫(二化螟、长绿飞虱)的诱杀效果最好,对天敌杀伤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2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道路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