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邻菲罗啉配体的Cd(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1987.6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勋;李荣芳;张甜;刘新芳;洪满洲;陈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3/08 | 分类号: | C07F3/08;C09K11/06;A01N55/02;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邻菲罗啉配体 cd ii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邻菲罗啉配体的Cd(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配合物化学式为Cd(phen)2ASBA·H2O,其中ASBA为4‑氨基‑N‑(5‑甲基‑1,2‑硫代噻唑‑3‑基)苯磺酰胺,phen为1,10‑邻菲罗啉,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105.116(4)°,β=97.181(3)°,γ=98.744(4)°,Z=4。本发明的配合物材料晶体结晶性较好,无毒、无污染,热稳定性高,抑菌性能优良,原料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合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邻菲罗啉配体的Cd(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具有d10电子结构Cd离子具有独特的光谱学特征,使得它们在生命科学和发光材料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顺铂的临床成功及其应用引起了人们对新型金属基抗癌药物研究的广泛兴趣,但是,铂类抗癌药极其昂贵,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并且这类化合物的选择性有限,除了其有效性外还获得了耐药性。因此,需要开发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新型金属基抗癌抗炎症、抑菌治疗药物,克服铂基化学治疗剂的上述缺点。近年来,基于氨基酸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功能可调、应用范围广,在生物无机医用材料及其在许多科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广泛注目和研究兴趣。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气体存储,分子识别与分离,化学催化,传感,离子交换和药物传递。已成为新型发光材料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抗癌特性。引起了在现代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极大兴趣。噻唑类化合物是含氮杂环的重要成分,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被广泛用于农药和药物中。其中许多用作商业杀虫剂,杀菌剂和杂草剂。高效简便的合成方法这种超分子功能化合物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当的选择精心设计的有机构建基作为终端组件或桥接基团作为节点。
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学是一个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等多学科的崭新科研课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基于d10电子构型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如唑类、噻唑类可以与特别是一些生命必须的氨基酸离子,如甘氨酸、谷氨酸结合而成蛋白,而具有生物活性。同时,1,10-邻菲罗啉(缩写为phen)通常作为简单的次级N受体构建基块,可以协调环境并稳定结构,也是一种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它是一个双齿杂环化合物配体,这些分子的引入,常常因共轭结构增大对光的吸收。因为芳香环的存在,有利于的形成π-·π堆积或氢键相互作用,改善可以改善化合物的稳定性,改善化合物的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可修改、功能可调的优势,但是大多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的有机框架化合物,因为分子聚合而水溶性很差,造成在生物抑菌过程难以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及不足,提供一种含邻菲罗啉配体的Cd(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邻菲罗啉配体的Cd(II)配合物,化学式为Cd(phen)2ASBA·H2O,其中ASBA为4-氨基-N-(5-甲基-1,2-硫代噻唑-3-基)苯磺酰胺,phen为1,10-邻菲罗啉,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105.116(4)°,β=97.181(3)°,γ=98.744(4)°,Z=4。
一种含邻菲罗啉配体的Cd(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有机配体ASBA加入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得到溶液A;
(2)、取Cd(ClO4)2·6H2O加入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得到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1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