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处理结构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后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8833.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锋;陈小迅;张衡;陈旭;冯坦;何胜勇;陈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陈露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结构 故障诊断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后处理结构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后处理结构,涉及发动机尾气净化技术领域,该后处理结构包括颗粒物捕捉器,与颗粒物捕捉器通过排气管连通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排气管上开设一检查口;在检查口上设一连接筒,以使连接筒的检测通道与排气管相连通;在检测通道内植入一检测装置,以使检测装置朝向选择性催化还原器;通过检测装置检测该选择性催化还原器,以判断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是否发生结晶堵塞。能直接准确诊断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是否发生了结晶故障,并针对性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器进行结晶故障维修,便于后续的维修,减少维修成本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尾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处理结构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后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对颗粒排放和氮氧化物NOx排放要求加严,为了满足规定排放,车辆会匹配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由氧化催化器DOC+颗粒物捕捉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氨气氧化催化器ASC组成,DPF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碳堵塞和灰分堵塞的问题,SCR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晶堵塞的问题,这两种故障都会导致发动机排气背压高,影响发动机性能。但是因为这两种故障的表现是一样,无法准确区分这两种故障,会导致无法准确诊断故障原因。
目前为了解决发动机排气背压高的故障,一般是将先将DPF拆除确认是否发生堵塞,若DPF发生堵塞,则进行DPF堵塞故障的维修;若DPF未堵塞则直接认为是SCR结晶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诊断出DPF是否发生堵塞故障,无法诊断出SCR是否发生结晶堵塞,而且DPF未堵塞则直接认为是SCR结晶故障,并对SCR进行结晶故障维修,极有可能SCR并未发生结晶故障,使得故障仍无法解决,导致诊断时间过长,诊断成本过高,增加客户的维修成本和增加维修时间,引起客户抱怨;再就是通过未发生DPF堵塞故障而直接判断SCR结晶故障,会导致误诊断,维修无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处理结构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后处理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无法准确诊断SCR是否发生结晶故障,而是当DPF未堵塞则直接认为是SCR结晶故障,并对SCR进行结晶故障维修,从而导致故障仍无法解决,诊断时间过长,诊断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处理结构故障诊断的方法,该后处理结构包括颗粒物捕捉器,与所述颗粒物捕捉器通过排气管连通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排气管上开设一检查口;
在所述检查口上设一连接筒,以使所述连接筒的检测通道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
在所述检测通道内植入一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检测装置朝向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器;
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该选择性催化还原器,以判断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是否发生结晶堵塞。
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颗粒物捕捉器是否堵塞。
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所述颗粒物捕捉器是否堵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颗粒物捕捉器的两端连接压差传感器,以检测所述颗粒物捕捉器的两端的压力差;
根据所述压力差与预设的压力差的关系,判断所述颗粒物捕捉器是否堵塞。
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是否发生结晶堵塞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取出所述检测装置;
在所述连接筒上连接密封件,以封堵所述检测通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螺栓,所述螺栓螺接于所述连接筒内,或者,所述密封件为套筒,所述套筒通过卡箍套设于所述连接筒上,或者所述检测装置螺接于所述连接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燃料供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形隔离器腔体的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