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固秸双凸轮式免耕播种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8520.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新;雷丙华;尹林伟;杜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5/04;A01C7/20;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固秸双 凸轮 式免耕 播种 机构 | ||
一种滚筒固秸双凸轮式免耕播种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包括行走架、滚筒固秸机构、双凸轮式轨迹形成机构、锥体式成穴器、排种器、种箱、减速机、变速箱。行走架为整机提供支撑和动力输出,滚筒固秸机构主动转动将地表秸秆固持为一薄层,紧随其后的锥体式成穴器在双凸轮式轨迹形成机构的带动下以特定轨迹垂直于地面穿透固持后的秸秆成穴,锥体式成穴器采用锥体与成穴杆一体式结构,利用内外杆的相对运动驱动成穴器开合,可避免刮带和夹带秸秆及土壤,配合并关联排种器,可重复完成排种、接种、穿刺成穴、投种的免耕播种过程。该机构能够在不对秸秆做“剪切”和“移除”处理的情况下,完成免耕成穴播种,具有防堵性能好、播种精度高、土壤扰动量小、作业功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滚筒固秸双凸轮式免耕播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和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差覆盖地表的一种耕作技术,具有保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减少作业工序和成本等优点。针对免耕播种技术这一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学者研发了一系列的免耕播种机,现有的免耕播种机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将地表的秸秆残茬“剪切”,即利用圆盘切刀切断秸秆残茬,再进行开沟和播种作业,这种方式土壤扰动量较大,垂直载荷较大,故作业功耗较大且不利于保水保墒;另一种是将地里的秸秆残茬“移除”,清理出无覆盖层的干净播种带后再进行开沟和播种作业,此种方式在干旱条件下作业时会引起扬尘现象,污染环境,同时也存在土壤扰动量大及功耗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滚筒固秸双凸轮式免耕播种机构,避免现有免耕播种机在使用“剪切”或“移除”秸秆的两种方式下播种时存在的土壤扰动量大、功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实现滚筒固持地表秸秆残茬后,紧随其后的锥体式成穴器在双凸轮式轨迹形成机构的带动下垂直于地面穿透秸秆打穴投种的免耕播种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滚筒固秸双凸轮式免耕播种机构,主要包括行走架、滚筒固秸机构、双凸轮式轨迹形成机构、锥体式成穴器、排种器、种箱、减速机、变速箱。
所述行走架包括左、右地轮、上悬挂、下悬挂、前梁、后梁、中梁、左梁、右梁、成穴凸轮支撑架、速度补偿凸轮支撑架、传动轴支撑架、导轨支撑架、排种器支撑架。左、右地轮分别与后梁相连为整机提供支撑,左右地轮输出轴同时作为整机的动力输出源;上、下悬挂按照特定位置焊接在前梁上,作为整机与拖拉机的牵引连接;成穴凸轮支撑架、速度补偿凸轮支撑架与传动轴支撑架按照特定位置焊接在左右梁上,导轨支架、排种器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左右梁上。
所述滚筒固秸机构按照特定位置焊接在行走架上,包括滚筒支架、刚性圆台形滚筒、滚筒侧板、毂、轴承室、轴承、轴套、轴。两个刚性圆台形滚筒底面焊接在一起,两端分别焊接侧板,行成“V”字形滚筒;滚筒中焊接毂,轴承室焊接在滚筒支架底端,其中安装轴承,轴穿过轴承,通过键与滚筒毂固连,通过一端的链轮驱动滚筒的主动转动以固持秸秆。
所述双凸式轨迹形成机构包括速度补偿凸轮、成穴凸轮、弹簧、推杆、凸轮随动器、滚动导轨、滑块、滑套、成穴杆。速度补偿凸轮通过轴安装在其支架上,推杆一端焊接在滑套上,另一端连接凸轮随动器;滑套与滑块通过螺钉连接,滑块安装在导轨上,通过弹簧保证凸轮随动器和速度补偿凸轮始终保持接触,导轨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其支架上;成穴凸轮通过轴安装在其支架上,中空成穴杆穿过滑套,通过弹簧使成穴杆顶板与成穴凸轮始终保持相切接触。双凸式轨迹形成机构通过速度补偿凸轮和成穴凸轮轴上的链轮实现其转动,驱动成穴器以特定轨迹垂直于地面穿透秸秆在地表成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用细径光缆
- 下一篇:一种NCAPD2基因的shRNA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