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及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0064.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渭龙;钟思青;徐俊;李勇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66;C10K1/02;C10K1/04;C01B3/06;C01B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云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 催化 热解制氢 反应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仓、热解还原炉、还原炉第一旋风分离器、还原炉第二旋风分离器、还原载体返料装置、移动床制氢炉、制氢炉冷却分离单元、进料螺杆、热解半焦返料装置、燃烧氧化炉、氧化炉第一旋风分离器和氧化载体返料装置;其中,所述原料仓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热解还原炉的原料进口相连接,所述热解还原炉的底部设置有惰性剂入口,所述热解还原炉的上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还原炉第一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还原炉第一旋风分离器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还原载体返料装置相连接,所述还原载体返料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移动床制氢炉上的还原载体返料进口相连接,所述移动床制氢炉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制氢炉冷却分离单元相连接;所述移动床制氢炉的下部设置有水蒸气进口,所述移动床制氢炉的下方设置有进料螺杆,所述移动床制氢炉内排出的物料能通过所述进料螺杆输从所述燃烧氧化炉上的亚氧化载体进料口输送至所述燃烧氧化炉内;所述还原炉第一旋风分离器顶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还原炉第二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还原炉第二旋风分离器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解半焦返料装置相连接,所述热解半焦返料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燃烧氧化炉上的热解半焦返料进口相连接;所述燃烧氧化炉的底部设置有含氧气体入口,所述燃烧氧化炉上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氧化炉第一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氧化炉第一旋风分离器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氧化载体返料装置相连接,所述氧化载体返料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热解还原炉上的氧化载体进料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还原炉的底部水平设置有还原炉气体分布器,所述还原炉气体分布器上设置有孔径为0.5~10mm的气孔,开孔率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制氢炉的下部设置有炉篦,所述炉篦由4~6层组成,每层上均设有孔径为1~20mm的气孔,开孔率为15~30%,所述气孔为等间距布置;所述炉篦设置在所述移动床制氢炉高度的1/10~3/10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制氢炉的底部设置有亚氧化载体仓,所述亚氧化载体仓底部的出口排出的物料能通过所述进料螺杆输送至所述燃烧氧化炉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氧化炉的底部设置有氧化炉气体分布器,所述氧化炉气体分布器为锥形结构,其锥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60°,所述锥面上设置有孔径为0.5~10mm的气孔,开孔率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氧化炉的下部还设置有载体补加口;所述载体补加口设置在所述燃烧氧化炉高度的1/10~3/10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氧化炉渣斗,所述氧化炉渣斗通过管道与所述燃烧氧化炉底部的出口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还原炉冷却分离单元,所述还原炉第二旋风分离器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还原炉冷却分离单元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氧化炉第二旋风分离器和氧化炉冷却净化单元,所述氧化炉第一旋风分离器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氧化炉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氧化炉第二旋风分离器的顶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氧化炉冷却净化单元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0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