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多功能助力换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9604.8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沿江;吴衍傧;谭浩鹏;张斌;罗新龙;欧阳南希;高婷钰;罗宇恒;萧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3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多功能 助力 换挡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多功能助力换挡机构,其中心转轴具有转轴本体及安装在转轴本体上的凸轮,换挡模块包含了内齿轮、设于内齿轮中部的中心壳及若干滑动嵌套在中心壳上的挡位组件,其中转轴本体伸入中心壳的空腔内,各挡位组件绕转轴本体分布,整体的装配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制作;当凸轮转动时,能够与任一挡位组件的一端抵接,并将挡位组件顶出至其另一端与内齿轮相接,实现挡位的固定,如此利用凸轮的转动即可实现不同挡位的切换,换挡过程灵活便捷;再者,设置复位部件,使各挡位组件在脱离凸轮后能够自动回归原位,能够避免不同挡位之间发生干涉,提高挡位切换的准确度,此发明用于换挡控制机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挡控制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多功能助力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助老装置采用手动换挡的模式,在手动换挡的过程中,使用者完成换挡所需的力量较大,不利于病患者或老人操作。
此外,现有的换挡变速机构以双排滑移齿轮变速机构居多,其零件有滑移拨叉、花键轴、定位钢球组、拨销、转轴、导向键等数十种;同时,为了控制多级变速,机构常常需要安装多条转动轴,通过主轴的齿轮上下的位置变化与副轴的齿轮啮合达到变速的效果。在安装上,变速机构的零件种类繁多、复杂,数量很多的零件又加重了变速机构的重量,在小型机械设备上构成累赘,因此不适用于安装在小型机械设备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挡位切换灵活的一体化多功能助力换挡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化多功能助力换挡机构,包括驱动模块;中心转轴,具有转轴本体及安装在所述转轴本体上的凸轮,所述转轴本体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以及换挡模块,包括内齿轮、设于所述内齿轮中部的中心壳及若干滑动嵌套在所述中心壳上的不同类型的挡位组件,所述中心壳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中心壳上设有供所述转轴本体伸入的通孔,所述凸轮位于所述空腔内;其中,各所述挡位组件与所述中心壳之间设有复位部件,各所述挡位组件绕所述转轴本体分布,所述凸轮转动时,分别与各所述挡位组件的一端抵接,并使所述挡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齿轮相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化多功能助力换挡机构,至少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该一体化多功能助力换挡机构,包括驱动模块、中心转轴及换挡模块,中心转轴具有转轴本体及安装在转轴本体上的凸轮,换挡模块包含了内齿轮、设于内齿轮中部的中心壳及若干滑动嵌套在中心壳上的挡位组件,其中转轴本体伸入中心壳的空腔内,各挡位组件绕转轴本体分布,整体的装配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制作;当凸轮转动时,能够与任一挡位组件的一端抵接,并将挡位组件顶出至其另一端与内齿轮相接,实现挡位的固定,如此利用凸轮的转动即可实现不同挡位的切换,换挡过程灵活便捷;再者,设置复位部件,使各挡位组件在脱离凸轮后能够自动回归原位,能够避免不同挡位之间发生干涉,提高挡位切换的准确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各所述挡位组件分别为正向制动组件、反向制动组件、缓速组件及空挡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向制动组件和所述反向制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齿轮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向制动组件和所述反向制动组件均包括制转杆,两所述制转杆与所述内齿轮相接的端部分别形成斜面,两所述斜面的朝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速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杆端部的第一滑齿,所述第一滑齿外套设有摩擦套,所述内齿轮的内壁设置供所述第一滑齿嵌入滑动的槽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挡组件具有第二连杆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端部的第二滑齿,所述第二滑齿的齿尖宽度大于所述内齿轮的相邻齿尖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部件采用弹性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9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