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锂电池隔膜褶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8066.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杰;李奎;谢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锂电池 隔膜 褶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锂电池隔膜褶皱的方法,包括:(1)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叠片后进行极耳焊接、封装和烘烤,以便得到电芯;(2)将所述电芯放入真空腔内,使用第一夹具夹住所述电芯且对所述电芯施加预定压力,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将电解液注入到所述电芯内部,并对注液后的电芯进行真空封装;(3)采用第二夹具对步骤(2)得到的电芯进行加压静置;(4)对步骤(3)得到的电芯进行化成处理。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锂电池内部干法隔膜褶皱的问题,从而提升锂电池品质,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锂电池隔膜褶皱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锂电池系列,由于电解液为有机溶剂体系,因而需要有耐有机溶剂的隔膜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电池生产过程中,在叠片工序开始使用使用隔膜,工艺流程包括:正极片-叠片-焊接-贴胶-封装-烘烤-注液-静置-化成-degas-分容-自放电测试等工序,其中在注液、静置工序中隔膜经过浸泡电解液后会发生微小溶胀,应力将进行二次分配。隔膜越厚,隔膜越硬,在注液工序过程中隔膜应力的二次分配就越复杂,很难均匀的分配,从而将应力集中在某些点上释放出来,引起隔膜褶皱,从而影响电软包池的界面质量。
因此,现有的锂电池隔膜褶皱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善锂电池隔膜褶皱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锂电池内部干法隔膜褶皱的问题,从而提升锂电池品质,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善锂电池隔膜褶皱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1)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叠片后进行极耳焊接、封装和烘烤,以便得到电芯;
(2)将所述电芯放入真空腔内,使用第一夹具夹住所述电芯且对所述电芯施加预定压力,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将电解液注入到所述电芯内部,并对注液后的电芯进行真空封装;
(3)采用第二夹具对步骤(2)得到的电芯进行加压静置;
(4)对步骤(3)得到的电芯进行化成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善锂电池隔膜褶皱的方法,通过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叠片后进行极耳焊接、封装和烘烤得到的电芯置于真空腔内,然后使用第一夹具夹住电芯且对电芯施加压力,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将电解液注入到电芯内部,即通过加压的方式使隔膜被电解液浸润的过程中始终有外力进行压平,阻止隔膜自由释放内应力,从而使产生的内应力在整个隔膜层均匀的释放,进而显著改善锂电池内部干法隔膜褶皱的问题,提升锂电池品质,提高锂电池安全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改善锂电池隔膜褶皱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真空腔采用不锈钢、45#钢、高强度塑料或钢化玻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为-0.01~0MPa。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预定压力为0.1~1kgf/cm2。由此,可以有效改善电池内隔膜的褶皱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电芯设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由此,可以有效改善电池内隔膜的褶皱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采用不锈钢、45#钢、高强度塑料或钢化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