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246.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9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荣;刘大山;赖达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米晶晶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及其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加湿器包括水箱及集雾结构,集雾结构包括集雾本体及设置于集雾本体上的第一吸附件,水箱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安装集雾结构在水箱上时,使得集雾本体对准水箱,利用第一吸附件与第二吸附件的吸附作用,进而将集雾本体吸附在水箱上,完成装配。同时使得集雾腔与出雾通道相对应连通,便于集雾腔内的水雾通过出雾通道排出。需要清洗加湿器时,只需向远离水箱的方向拔下集雾结构,即可实现集雾结构相对于水箱的拆卸,方便分别清洗集雾结构与水箱。上述加湿器利用第一吸附件与第二吸附件相吸附的方式,同时使得集雾结构相对于水箱的拆装过程方便,进而使得清洗过程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用于增加室内空间湿度的电器,在加湿过程中,一般通过雾化器雾化水产生水雾,实现加湿的目的。而在雾化的过程中,传统技术中,一般会在加湿器内设置集雾结构,利用集雾结构便于收集雾化器产生的水雾,提高出雾的效率。然而,传统的集雾结构与加湿器的水箱拆卸过程不方便,进而导致影响对加湿器的清洗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拆卸进而保证清洗效率的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一种加湿器的集雾结构,所述集雾结构包括:
集雾本体,所述集雾本体围成有集雾腔,所述集雾本体上形成有安装部;及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与水箱上的第二吸附件相吸附,以使所述集雾腔与水箱内的出雾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于所述集雾本体朝向水箱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集雾腔内。
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
如上所述的集雾结构;及
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出雾通道,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吸附件相吸附,以使所述集雾腔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雾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配合方向为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相吸附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为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部为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尺寸与所述导向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导向柱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吸附件朝向所述第二吸附件的方向;或者
所述第一导向部为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部为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的尺寸与所述导向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导向柱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吸附件朝向所述第二吸附件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雾本体朝向所述水箱的一侧形成第一定位部,所述水箱设置有出雾通道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或者
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外壁上,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集雾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雾本体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以使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