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130.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钟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伟礼沐浴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19;A61K8/34;A61K8/42;A61K8/46;A61Q17/00;A61Q19/10;A61P31/02;C08G8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洗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日化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包括以下组分: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壳聚糖‑纳米银复合材料以及水。本申请抗菌抗病毒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混合釜中,先加入水,升温至70‑80℃,在搅拌条件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混合釜中,3‑5min后,停止加热,降温至30‑40℃,加入剩余物料,搅拌均匀,即得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待物料冷却至室温时,即可包装。本申请提供的洗手液拥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拥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丰富了市场洗手液的品种,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洗手液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清洁护肤的作用,有些特定的成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洗手液多种多样,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705418B公开的一种洗手液,其配方中添加有岩兰花根和良旺茶,其中岩兰花根养血利湿,而良旺茶清热解毒,两者配伍,抑菌效果良好。再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565678B、CN103565703B的两项中国发明专利,这两项专利均包含组分C8-10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甘油单硬脂酸酯以及甘油,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都添加百秋李醇和芦荟大黄素作为协效抗菌剂,不同在于分别采用薄荷素油和紫苏叶提取物作为功效物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271841B的中国专利公告了一种中药洗手液,组分包括:降香挥发油、薄荷醇、75%的药用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苯甲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以及海藻酸钠、余量为蒸馏水,该种洗手液使用简便,并不需要用净水进行冲洗,就能够获得与普通肥皂相当的抗菌效果。
纳米银是一种高效的抗菌剂,具有抗菌谱广,渗透性强等优点,固现有技术中CN102860923B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抑菌洗手液,将纳米银应用到了洗手液领域中,使得洗手液获得了较好的抗菌效果。
虽然以上种类的洗手液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是现有技术对于抗病毒洗手液缺乏足够的研究,申请人检索仅发现CN108434008A、CN108434007A、CN108434006A三款以TJAB-1099为活性物质的洗手液,这三款洗手液能够消灭EV71病毒,起到预防手足口病的效果。
随着人们对于洗手液抗病毒的效果越来越重视,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抗病毒的洗手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兼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洗手液兼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洗手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表面活性剂8-20%;
保湿剂0-2%;
壳聚糖-纳米银复合材料0.01-0.05%;
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面活性剂和水主要起到清洗的作用,而保湿剂是一类具有保湿和修复皮质膜功能的原料,这类原料具有特殊分子结构,可以吸附并保留水分,纳米银和壳聚糖二者复合,能够形成一种壳聚糖包裹纳米银的结构,这种结构比起普通的纳米银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还兼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面活性剂由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三者复配而得,三者的复配的质量比为(1-4):(6-9):(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些种类的表面活性剂按照比例要求复配,能够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湿剂为甘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伟礼沐浴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伟礼沐浴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