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010.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洪;曾长贤;刘国;陈俊波;梁俊国;曹自印;李陪新;赵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南站工程建设指挥部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E0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陈煌辉;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路堑边坡 排水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包括侧沟、汇水池以及排水通道,侧沟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侧沟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汇水池用于汇集所述侧沟内的液体,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排水通道用于排出所述汇水池的液体,解决无砟轨道路堑边坡排水难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砟轨道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长度超过400m的挖方路堑上设置无砟轨道,路堑边坡具有汇水量大、排水疏干难度大的问题,尤其在无砟轨道经过隧道的地段,通常在隧道和路堑相接处设泵井等抽排设施排水,工程费用较高,且泵井等设备维护困难,难以保证及时抽排汇水,极易积水产生病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砟轨道路堑边坡排水难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包括:
侧沟,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
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用于汇集所述侧沟内的液体;以及
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用于排出所述汇水池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
导水槽,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轨道结构的下方,连通位于所述无砟轨道两侧的所述汇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为内部中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和/或,所述导水槽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路基表层;
和/或,所述导水槽呈大于或等于0.8%的横坡;
和/或,所述导水槽的边角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汇水池包括总池和分池,所述总池和所述分池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所述排水通道位于所述总池所在的一侧,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总池连通,所述导水槽将所述分池的液体导向所述总池。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排水通道和所述汇水池的沉淀坑,所述沉淀坑的底壁低于所述汇水池的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汇水池的底壁与所述沉淀坑的底壁由斜坡连接,所述斜坡的坡度比为1:2。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排水通道和自然沟渠的沉井。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通道呈大于等于2%的横坡。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遮盖在所述汇水池上的盖板;
和/或,所述排水通道为排水管或排水沟。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开挖侧沟基坑,所述侧沟基坑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在所述侧沟基坑的侧壁和底壁上设置第一内模,在所述第一内模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侧沟;
开挖汇水池基坑,在所述汇水池基坑的侧壁和底壁上设置第二内模,在所述第二内模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汇水池,所述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
开挖排水通道基坑并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排水通道,或往基床内顶进排水管形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南站工程建设指挥部,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南站工程建设指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