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速溶性能的黄原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4767.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乞锋辉;杨晓民;刘学珍;脱世华;靳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沣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6 | 分类号: | C12P19/06;C08B37/02;C12R1/6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田文其 |
地址: | 0556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速溶 性能 黄原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速溶性能的黄原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黄原胶生产菌种接种至灭菌后且含有碳源、氮源及必要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制成含有黄原胶的发酵液,调整制成含有黄原胶的发酵液pH至酸性后高温处理,采用醇提制成黄原胶湿料;将制备的黄原胶湿料中捏合制成膏状物料,捏合过程中加入碳酸盐或碳酸氢盐调整pH;将制备的膏状物料均质、干燥、粉碎,制成具有速溶性能的黄原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黄原胶溶解速度慢的问题,具有所制备的黄原胶产品溶解速度快,黏度及其它主要技术指标不低于现有产品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速溶性能的黄原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原胶是以甘兰黑腐病黄单胞菌为产生菌,以淀粉质为主要原料,经特定的生物发酵并经提纯、干燥、粉碎得到的一种作用广泛水溶性的高粘度胞外多糖。黄原胶因分子结构独特,而使其拥有优异的流变性能,具有良好的增粘性、耐酸碱、假塑性和耐高温性,能耐高浓度的盐,具有乳化和悬浮的性能,作为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悬浮剂,广泛在食品、医药、石油、纺织、铸造等行业应用,是目前拥有最大生产规模和极广用途的生物多糖。
黄原胶是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多糖,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可溶于冷水及热水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黄原胶加入水中时外层立即吸收大量水分,体积膨胀成胶团,延缓了水分继续向内层的传质过程,极易形成结团和鱼眼,使其不能完全水合,这样严重影响了黄原胶粘度的释放,从而影响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大批量应用。为了促进了黄原胶的溶解,使用时一般使黄原胶与糖、盐等干混后再溶解,或提高溶解温度、提高搅拌转速,延长浸泡时间等方法,促进黄原胶的溶解。
《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 1886.41-2015)于2015年9月22日由国家卫计委发布,其中对于其结构式,感官要求、理化指标(黏度、剪切性能值等)、微生物学指标等进行了限定,同时给出了溶解性试验、凝胶试验、黏度测定、剪切性能值测定的方法。由于现有的黄原胶的溶解速度较慢,因此上述标准公开了在黄原胶黏度检测中的溶解方法中800r/min连续搅拌2小时。用2小时溶解黄原胶试样,这严重影响了黄原胶在工业生产中的黏度的检测以及在诸多行业中的应用。
申请人检索的现有专利文献包括:为了提高黄原胶颗粒的溶解速度,公开号CN103074408A的专利文献利用生产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提高黄原胶的溶解性;公开号CN101270166A的专利文献中将黄原胶制成液体黄原胶,提高了黄原胶的分散溶解性。但上述现有技术仅在黄原胶溶解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分散效果,不能从基本上解决黄原胶的溶解速度问题,基于上述原因,研究开发具有速溶功能的黄原胶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速溶性能的黄原胶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对发酵液进行高温处理后醇提、采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调整捏合过程中的pH以及高温均质等技术手段,使本发明所制备的黄原胶在满足粘度指标及增稠效果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其溶解速度。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具有速溶性能的黄原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黄原胶生产菌种接种至灭菌后且含有碳源、氮源及必要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制成含有黄原胶的发酵液,经提纯、干燥、粉碎制成黄原胶;其具体是:
A、调整制成含有黄原胶的发酵液pH至酸性后高温处理,采用醇提制成黄原胶湿料;
B、将步骤A中制备的黄原胶湿料中捏合制成膏状物料,捏合过程中加入碳酸盐或碳酸氢盐调整pH;
C、将步骤B中制备的膏状物料均质、干燥、粉碎,制成具有速溶性能的黄原胶。
所述的黄原胶的生产菌种采用现有市售菌种或保藏机构能够获得的菌种,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采用如下菌种:所述的黄原胶生产菌种选用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甘兰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 pestris或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沣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沣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47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天线和金属框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履带车辆滑动参数实时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