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的可拆卸式刺绣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3124.0 | 申请日: | 202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枝 |
主分类号: | D05C1/02 | 分类号: | D05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郑怿 |
地址: | 110101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角度 可调 可拆卸 刺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的可拆卸式刺绣架,包括用于放置在桌面后固定小型绣绷、绣扇以及圆绷的小绣架体和用于放置在地面固定大型绣绷的大绣架体,所述小绣架体为“X”型结构,所述大绣架体包括一号侧边叉形架、二号侧边叉形架以及用于连接一号侧边叉形架和二号侧边叉形架底端和中间处的底端连接杆和中间贯穿轴,本发明通过大绣架体采用一号侧边叉形架和二号侧边叉形架组成,并在一号侧边叉形架和二号侧边叉形架上设置可调节绣绷放置角度的绣绷角度调节件,使用时,可根据需求进行调节短型杆和长型杆的交叉角度以便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增加舒适感,整体可以拆卸,收纳时,将架构折叠即可,解决了运输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的可拆卸式刺绣架。
背景技术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刺绣的工具主要包括绣架和绣绷,传统绣架由于结构原因,整体体积较大,使得运输困难,且传统绣架无法调节高度和角度,且身高不同的人在使用时,容易造成使用感差,长时间使用后会有颈椎和腰椎的不适感,且在使用小型绣绷、绣扇以及圆绷时,传统的大型绣架无法使用,需要手持绣绷、绣扇以及圆绷,长时间容易造成手部疲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的可拆卸式刺绣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的可拆卸式刺绣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绣架由于结构原因,整体体积较大,使得运输困难,且传统绣架无法调节高度和角度,且身高不同的人在使用时,容易造成使用感差,长时间使用后会有颈椎和腰椎的不适感,且在使用小型绣绷、绣扇以及圆绷时,传统的大型绣架无法使用,需要手持绣绷、绣扇以及圆绷,长时间容易造成手部疲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的可拆卸式刺绣架,包括用于放置在桌面后固定小型绣绷、绣扇以及圆绷的小绣架体和用于放置在地面固定大型绣绷的大绣架体,所述小绣架体为“X”型结构,所述大绣架体包括一号侧边叉形架、二号侧边叉形架以及用于连接一号侧边叉形架和二号侧边叉形架底端和中间处的底端连接杆和中间贯穿轴,所述一号侧边叉形架和二号侧边叉形架均主要由短型杆和长型杆交叉组成,所述短型杆和长型杆的交叉处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且中间贯穿轴与两组转动轴连接,所述短型杆的顶端与长型杆的上部之间设有活动调节结构,所述长型杆位于活动调节结构的上方的位置设有绣绷角度调节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调节结构包括连接直杆、调节杆、调节钉、卡槽和调节通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直杆的一端与长型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直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上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均匀分布多组,所述卡槽和调节通槽穿插有调节钉,所述的一端连接在短型杆顶端侧壁。
优选的,所述调节钉为圆杆顶端垂直连接在圆盘表面的“T”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绣绷角度调节件包括条形板、盲孔和限位柱,所述条形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长型杆上,所述条形板的侧壁和顶壁开设有盲孔,且盲孔设有多组,所述盲孔上插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小绣架体主要包括由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交叉组成的X型调节架、固定在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端部的放置座、安装在放置座上的固定杆以及可拆卸安装在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上的可拆杆,还包括安装在可拆杆和固定杆顶端可转动的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枝,未经金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