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弧边缘打磨装置及栅形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1711.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兴;张帅;沈光辉;杨浩轩;蒋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9/02 | 分类号: | B24B9/02;B24B49/12;B24B47/12;B24B1/00;B24B47/2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顾翰林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弧 边缘 打磨 装置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圆弧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6)、X向丝杠组件(3)、Y向丝杠组件(4),所述X向丝杠组件(3)包括X向丝杠座(31)、X向丝杆(32)、X向滑动座(33)和X向驱动电机(1),所述X向丝杠座(31)安装在工作台(6)上,X向驱动电机(1)的机身安装在X向丝杠座(31)上,X向驱动电机(1)的转轴与X向丝杆(32)联动,所述X向滑动座(33)与X向丝杆(32)螺接;所述Y向丝杠组件(4)包括Y向丝杠座(41)、Y向丝杆(42)、Y向滑动座(43)和Y向驱动电机(2);所述Y向丝杠座(41)与X向滑动座(33)连接,所述Y向驱动电机(2)的机身安装在Y向丝杠座(41)上,所述Y向驱动电机(2)的转轴与Y向丝杆(42)联动,所述Y向丝杆(42)与Y向滑动座(43)螺接,还包括旋转电机(5)和旋转台面(15),所述旋转电机(5)的机身安装在Y向滑动座(43)上,所述旋转电机(5)的转轴与旋转台面(15)连接,还包括支撑臂(7),所述支撑臂(7)也安装在工作台(6)上,且分别与X向丝杠组件(3)和Y向丝杠组件(4)相邻,所述支撑臂(7)上设有升降臂(8),升降臂(8)与支撑臂(7)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臂(8)上分别设有悬臂一(9)和悬臂二(10),所述悬臂一(9)上设有砂轮打磨机构(11),所述悬臂二(10)上设有激光发射器(12)和CCD相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一(9)的方向与悬臂二(10)的方向互为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一(9)、悬臂二(10)和升降臂(8)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机(13)与激光发射器(1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丝杠座(31)与Y向丝杠座(41)互为垂直。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边缘打磨装置的栅形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做好打磨轨迹标注的待打磨件的安装在旋转台面(15)上,根据设定参数调整好X向丝杠组件(3)、Y向丝杠组件(4)、旋转电机(5)和升降臂(8)在初次打磨时的动作轨迹,在X向丝杠组件(3)、Y向丝杠组件(4)及旋转电机(5)的联动下进行圆弧边缘打磨,砂轮打磨机构(11)的上下运动实现了打磨工件(14)的打磨动作;
步骤二:在初次打磨完成后,工件(14)旋转90°在X向丝杠组件(3)和Y向丝杠组件(4)的作用下移动至圆弧边缘检测区域进行圆弧评价,激光发射器(12)射出若干平行激光,以一定角度照射在已打磨工件(14)的圆弧面,形成平行的弧线;CCD相机(13)进行圆弧面的图像采集,采集的图像会传输至电脑进行图像处理,进行特征值提取,根据相交线所形成的线型及平滑度,从而判断该打磨位置是否存在未打磨到位或打磨过度造成凹陷的情况;
步骤三:根据栅形评价的结果,针对瑕疵位置进行打磨路径的自动规划,并再次打磨;
步骤四:二次打磨完成后,再次进行圆弧边缘的栅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是否满足设定要求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打磨,重复循环,直至满足设定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7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