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1345.4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卢戚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戚开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1/02;A61P37/08;A61K9/08;A61K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炎 药物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由下列物质组成:桂枝、炒白芍、炙甘草、肉桂、苍耳子、细辛、白芷、辛夷花、薄荷、生黄芪、茯苓、炒白术、泽泻。本发明原料成分相对简单,易于配制和使用,性价比高,原料中无污染物,无化学添加剂,绿色安全,能够从根本解决鼻炎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尤其是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变化无常的极端天气愈来愈多的今天,鼻炎患者越来越多,且趋向低龄化。鼻炎看似小病实则危害很大,它在发病时期使人体五官受到极大的影响,给鼻炎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会诱发多种严重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约九成的鼻咽肿是因为鼻炎恶化所致。鼻炎所导致的其他并发症还有:肺气肿、肺心病、哮喘、中耳炎、脑膜炎等。据统计:因长时间鼻塞不通气,呼吸困难,会引发睡眼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时氧气不足,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脑梗塞、高血压、突发心脏病等,个别患者甚至会夜间猝死,这种病历在各个大医院都有发生。对环境因素敏感的过敏性鼻炎,常会因灰尘和冷气使患者连续打喷嚏、流眼泪,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休息和生活。
目前,治疗鼻炎、鼻窦炎、额窦炎以及鼻息肉、鼻甲肥大等疾病的药物很多,但是,大都存在效果不够明显,治愈率较低,而且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而且会反复复发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桂枝110~130份、炒白芍110~130份、炙甘草90~110份、肉桂90~110份、苍耳子140~160份、细辛70~90份、白芷70~90份、辛夷花40~60份、薄荷40~60份、生黄芪170~190份、茯苓70~90份、炒白术70~90份、泽泻70~90份。
优选的,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桂枝120份、炒白芍120份、炙甘草100份、肉桂100份、苍耳子150份、细辛80份、白芷80份、辛夷花50份、薄荷50份、生黄芪180份、茯苓80份、炒白术80份、泽泻80份。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的使用方法,所述药物的使用方法是一日三次,每次均饭前服用,服用的方式为粉服或煮服。
进一步的,所述的粉服方式具体为:先将桂枝、炒白芍、炙甘草、肉桂、苍耳子、细辛、白芷、辛夷花、薄荷、生黄芪、茯苓、炒白术、泽泻共同混合,干燥粉碎后过150目筛,得粉状药物,每次服用粉状药物的量为10~20g。
进一步的,所述的煮服方式具体为:先将桂枝、炒白芍、炙甘草、肉桂、苍耳子、细辛、白芷、辛夷花、薄荷、生黄芪、茯苓、炒白术、泽泻共同混合,投入到其总质量5~6倍的清水中,加热沸煮处理1~2h后过滤,除去滤渣后得药液,每次服用药液的量为200~250ml。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原料成分相对简单,易于配制和使用,性价比高,原料中无污染物,无化学添加剂,绿色安全,能够从根本解决鼻炎困扰,具有调养肺气的作用,可对过敏性鼻炎,季节性鼻炎,鼻窦炎,老鼻炎等起到显著的治愈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戚开,未经卢戚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准确测量建筑物墙体角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的环境数据共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