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0636.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7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詹文贤;缪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高过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9 | 分类号: | H05B47/19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自动 调光 控制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方法及设备,通过该控制方法和设备,使得在照明局域网控制系统内,实现自动调光,开/关,策略更新,自动组网,自动主、从机切换,不良报警,能耗统计和工况上报等功能。在满足局域网内智能照明需求的同时,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实现了灯具资产的有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光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从有线到无线,从单灯自动控制到群组化控制。各种控制模式,控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照明的健康发展,实现了深度节能,智慧照明。但是同时,这些控制系统的网络辅助设备,硬件接线和软件操作都非常专业,一般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现场接线调试,软件需要配置有专门的电脑进行设置。考虑到照明现场的复杂性,多样化,产品的专业性极大的限制了这些先进的控制技术的发展。而且有些照明场景,比如厂区照明,园区照明,不需要这样专业的控制系统来对几十上百盏灯具进行控制。考虑到这些照明场景的便利、适用性、成本,有必要对现有的控制系统中的网络辅助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操作,可有效实现园区的灯具的智能控制,灯具的智慧管理。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方法,如下步骤:
a.系统启动;进入步骤b;
b.在当前蓝牙局域网网络内,所有设备自动组网,并检测是否存在主控制设备(如:手机/Pad设备);如有,则进入操作步骤c;如无,则进入操作步骤d;
c.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自动切换为从机工作模式,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接受、更新、并存储主控制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上报局域网内照明装置的能耗和工况给主控制设备;返回步骤b.
d.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自动切换为主机工作模式,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为当前局域网的控制提供已存储的控制指令(此指令来自主控制设备)并搜集当前局域网内照明装置的能耗和实时工况存储于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中,进入操作步骤e;
e.当检测到有新的照明装置出现在局域网网络内时,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检测该照明装置是否曾存在过该局域网网络内,若是,则将该照明装置纳入当前局域网网络内,并发送已存储的控制指令,恢复该照明设备离网前的工作状态;若不是,则该照明装置不纳入该局域网网络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该局域网网络的通讯方式是基于蓝牙Mesh网络通讯方式,即本发明不用2G\3G\4G\5G\6G\Internet等其他通讯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其具有24小时不断电的功能,当设备内电池需要更换时候,其会提前3小时报警,这个技术一般同领域技术人员付出常规劳动即可完成,本例不在赘述,公开充分。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当出现掉电的情况时,在用户更换电池重新上电后,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会主动接入掉电前的局域网内,并向局域网内的照明装置或主控制设备(如:手机/Pad设备)自动索取当前局域网的管理信息,包括项目信息、设备能耗信息、单灯工况信息、调光信息和定时策略信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局域网内,当主控制设备(如:装有app的手机/Pad设备)进入网络内时,其自动切换为从机工作模式,接受主控制设备app的控制指令;而当主控制设备(装有app的手机/Pad设备)离开网络时,其自动切换为主机工作模式,实现自动调光的控制装置为当前局域网的控制提供控制指令并搜集当前局域网内照明装置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高过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高过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