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检测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0315.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冬;甘露;王鹏;周莹;孙铭蔚;何庆;左仁杰;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5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覃金龙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检测 工装 | ||
一种电缆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一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承载体和设在承载体上的多个电子控制器件、一对连接头、一个连接器插座、多个控制电器元件和电源输入头,电子控制器件包括线圈和触点组,第一个连接头分别与每个电子控制器件触点组的一个常闭触点导接,第二个连接头分别与每个电子控制器件触点组的一个常开触点导接,连接器插座上具有与电子控制器件的个数相同的插孔,每个插孔分别对应与一个电子控制器件触点组的、与第一个连接头导接的常闭触点成对出现的另一个常闭触点导接,电子控制器件的线圈的一端与一个起控制通断作用的、处于断开状态的控制电器元件的一端串联,另一端与这个控制电器元件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接入电源输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高压测试往往采用高压检测仪不断在线芯与线芯之间、线芯与外壳之间进行一一闭通测试,而且,测量前或测量时,必须对电缆测试的部分进行剥线,剥线完毕后,在与高压检测仪接线,其操作工序量大且繁琐。
例如:一根十四芯矿缆组件,从开始制作到完成成品,需要进行三次高压测试,测试次数累积为336次[(14+13+...+1)×3]。经过长期实践操作发现,通常情况下,测试一套十四芯矿缆组件的高压测试,需要耗时56分钟左右,并且测试矿用电缆组件成品检验需要两人。可知,即使两人一天八小时不停的测试,也就能够检验八根十四芯矿缆组件,显然此方法相当耗时费力,拖延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检测电缆高压测试的、省时省力的电缆检测工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检测工装,所述检测工装包括至少一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主要由承载体、电子控制器件、连接头、连接器插座、控制电器元件和电源输入头组成,所述承载体上设置有多个电子控制器件、一对连接头、一个连接器插座和多个控制电器元件,所述电子控制器件主要由线圈和触点组组成,第一个所述连接头分别与每个所述电子控制器件所在触点组的一个常闭触点导接,第二个所述连接头分别与每个所述电子控制器件所在触点组的一个常开触点导接,所述连接器插座上具有与电子控制器件的个数相同的插孔,每个插孔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电子控制器件所在触点组的、与第一个所述连接头导接的常闭触点成对出现的另一个常闭触点导接,所述电子控制器件的线圈的一端与一个起控制通断作用的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的一端串联,另一端与这个所述控制电器元件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接入所述电源输入头的两极;当所述电源输入头接入外部电源以后,按下或按住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电器元件,该控制电器元件对应的所述电子控制器件的线圈得电,从而触发对应的该电子控制器件所在触点组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第一个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器插座对应的插孔断开,第二个所述连接头与该连接器插座对应的该插孔闭合;松开或再次按下这一个所述控制电器元件,该控制电器元件对应的该电子控制器件的线圈失电,从而触发对应的该电子控制器件所在触点组的常闭触点重新闭合,常开触点重新断开,从而使第一个所述连接头与该连接器插座对应的该插孔重新闭合,第二个所述连接头与该连接器插座对应的该插孔重新断开。
所述承载体为电器柜,所述电器柜顶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电器柜顶端开口口沿的一侧上铰接有翻盖,该翻盖的翻转侧与对应所述电器柜顶端开口口沿另一侧之间设置有锁扣,所述电器柜内底面上设置有所述电子控制器件,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器插座、所述电源输入头,所述翻盖上设置有控制电器元件。
进一步,所述电子控制器件为继电器或接触器。
进一步,所述连接头为接线柱。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器元件为按钮开关。
更进一步,所述按钮开关为指示灯按钮开关。
所述外部电源为AC/DC220V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锂的沉淀配方、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夹取端子线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