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发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7139.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占强;田宜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占强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02;C12M1/00;C12M1/04;A23N17/00;A01F29/08;A01F29/09;A01F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开***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发酵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发酵设备,包括加湿罐和发酵罐,所述加湿罐和发酵罐为分体式,所述加湿罐内设置有秸秆切割机构,所述秸秆切割机构可均匀切割秸秆,所述加湿罐内还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排氧装置和恒温装置,所述排氧装置可排放发酵罐内腔中的氧气,所述恒温装置可恒定发酵罐的内腔温度在预设的范围内。本发明通过分体式的加湿罐和发酵罐可以实现批量化的小体积发酵,提高生产效率和贮存效果;通过排氧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发酵罐的最高程度化无氧,为厌氧发酵提供优越条件。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目前大部分发酵装置不能同时满足微贮工艺条件,以至于发酵质量不佳、发酵时间长、贮存时间短等问题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秸秆发酵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秸秆发酵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秸秆处理方法。秸秆微贮技术通过加入木质素纤维素发酵剂,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促进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并增加营养。秸秆微贮宝处理农作物秸秆,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增重快,无毒害等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处理秸秆的新技术,生产的饲料广泛应用于草食家畜的饲养。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农区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和发展农区畜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秸秆微贮的成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秸秆微贮必须在密闭的无氧条件下进行。秸秆中氧气含量越少,有氧发酵时间越短,好氧性腐败微生物作用的时间越短,秸秆越不易发生腐败霉烂,微贮越容易成功。
2.微贮时一定要保证适宜的湿度。水分过多或过少,微贮均不易成功。一般微贮要求秸秆饲料的水分为60%—70%。
3.温度要适宜。一般温度在10—40℃的范围内,微贮最易成功。
4.秸秆发酵的长度最好在5-6厘米,在此长度下,发酵效果最佳。
通过以上的秸秆微贮成功条件可知,秸秆发酵对环境及装置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在目前的秸秆发酵装置技术领域中,大部分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工艺条件,以至于发酵质量不佳、发酵时间长、贮存时间短等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发酵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秸秆发酵设备,包括加湿罐和发酵罐,所述加湿罐和发酵罐为分体式,所述加湿罐内设置有秸秆切割机构,所述秸秆切割机构可均匀切割秸秆,所述加湿罐内还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排氧装置和恒温装置,所述排氧装置可排放发酵罐内腔中的氧气,所述恒温装置可恒定发酵罐的内腔温度在预设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切割机构包括:秸秆传送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秸秆传送机构可匀速传输秸秆至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可按一定周期进行切割。
优选的,所述秸秆传送机构包括:电机、皮带和带传输机构,所述带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轮、传输带,所述传输轮转动安装在加湿罐内,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加湿罐内,所述传输轮上套设有所述传输带,所述传输带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棱,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传输轮带传动,所述带传输机构有一组相向设置在所述加湿罐的进料口处,所述带传输机构之间通过机械连接相向同步转动,所述加湿罐内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从动传输轮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机械连接为:主动传输轮通过所述皮带与第一齿轮带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占强,未经郭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7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