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膜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5878.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惠志全;文芳;林金梅;李茂东;陈剑明;林凯祥;伍健强;尹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J5/00;G01J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章上晓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若干层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电热膜,使所述电热膜平铺在所述框架所围成的平面内;
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可移动,所述第一移动件用于安装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镜头朝向所述框架所在平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侧杆、第二侧杆、第三侧杆以及第四侧杆,所述第一侧杆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杆,且所述第一侧杆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杆弯折设置;所述第三侧杆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杆,且所述第三侧杆相对于所述第四侧杆弯折设置,所述第三侧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杆,所述第四侧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杆,用于改变所述框架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侧杆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一卡扣滑动设于所述滑道,所述第二侧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扣;
所述第三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杆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卡扣的通孔内,且所述第三侧杆可沿着所述第一卡扣的通孔的深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卡扣移动;所述第四侧杆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卡扣的通孔内,且所述第四侧杆可沿着所述第二卡扣的通孔的深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卡扣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第一层框架,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层框架的所述第一侧杆上,所述第一移动件的远离所述红外热像仪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三卡扣的通孔内,且所述第一移动件可沿着所述第三卡扣的通孔的深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三卡扣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的用于设置所述红外热像仪的一端;
所述第二移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框架的所述第二侧杆上,所述第二侧杆上设有第四卡扣,所述第二移动件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四卡扣的通孔内,所述第二移动件可沿着所述第四卡扣的通孔的深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四卡扣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最末层框架,所述最末层框架设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最末层框架的所述第一侧杆,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最末层框架的所述第二侧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均匀分布于组成所述框架的每条侧杆上,所述夹持件的夹持方向平行于所述框架所围合形成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卡合连接或螺合连接于所述框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检测装置设置于屏蔽罩内,所述屏蔽罩为挡帘或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热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滑动轮,所述滑动轮为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8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