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隔绝噪音功能的通风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4335.8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袁叶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思特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5/20;E06B7/28;F24F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姚壮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绝 噪音 功能 通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绝噪音功能的通风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的侧壁开设有条形腔,所述条形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条形腔的两个相对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且所述隔音板的下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条形腔的内底部。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电陶瓷片、弹簧、隔音板等部件,在窗外汽车鸣笛噪音大时,迫使压电陶瓷片共振产生感应电流并向弹簧供电,可使弹簧收缩并带动隔音板下移,将可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之间隔绝,从而避免噪音通过空气传入室内,给室内人们的工作带动影响,在无噪音时,窗内外的空气可通过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之间发生交互,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效果与透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绝噪音功能的通风窗。
背景技术
现代的窗户主要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起到通风、采光、隔音等多重作用。
然而对一些靠近马路的写字楼来说,马路上来回汽车鸣笛噪音大,极大影响了写字楼内的人们的工作,为此需要关闭窗户来隔绝噪音,但是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房间内的通风效果与透气性,鉴于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了一种具有隔绝噪音功能的通风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隔绝噪音功能的通风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隔绝噪音功能的通风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的侧壁开设有条形腔,所述条形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条形腔的两个相对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且所述隔音板的下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条形腔的内底部,所述窗体的侧壁上嵌设有与弹簧电性连接的压电陶瓷片。
优选地,所述窗体的侧壁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囊,所述条形腔的内壁开设有单向进气孔,所述条形腔的内顶部开设有与伸缩气囊连通的单向出气孔,所述伸缩气囊的出气端连通有导气管,且所述导气管内安装有组合阀,所述窗体的侧壁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设有多个与导气管连通的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细小通孔,所述条形腔的内壁上开设有排气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在无噪音时,窗内外的空气可通过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之间发生交互,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效果与透气性;
2、通过设置压电陶瓷片、弹簧、隔音板等部件,在窗外汽车鸣笛噪音大时,迫使压电陶瓷片共振产生感应电流并向弹簧供电,可使弹簧收缩并带动隔音板下移,将可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之间隔绝,从而避免噪音通过空气传入室内,给室内人们的工作带动影响;
3、通过设置伸缩气囊与出气管等部件,可在隔音板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断向伸缩气囊内充气,达到组合阀的阀值时,可将伸缩气囊内的空气排向出气管,并由第二通风孔吹向室内,从而提高本装置的通风效果;
4、通过在出气管上设置细小通孔,出气管内无空气流动情况时,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储液腔内的水无法流入出气管内,而当出气管内有空气流动时,出气管内较出气管外压力小,压力迫使储液腔内的水流入出气管内,并形成水雾随气流喷向室内,可提升室内的湿度,进而提升室内人们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窗体、2条形腔、3隔音板、31通孔、4第一通风孔、5压电陶瓷片、6第二通风孔、7弹簧、8置物槽、9伸缩气囊、10导气管、11单向进气孔、12单向出气孔、13储液腔、14出气管、141细小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思特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思特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