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4328.8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韵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20;A61P1/00;A61P1/04;A61K35/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101104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胃病 中草药 药丸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其特征在于按下列配重比的原料药三七3-6,黄连1-3,鸡内金3-6,桃仁3-6,甘草3-6,黄芪3-6,茯苓3-6,砂仁1-3,焦三仙3-6,枳壳3-6混合后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粉碎,添加适量的蜂蜜制成的药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配重比为三七6,黄连3,鸡内金6,桃仁6,甘草6,黄芪6,茯苓6,砂仁3,焦三仙6,枳壳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其特征在于蜂蜜重量配比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三七,黄连,鸡内金,桃仁,甘草,黄芪,茯苓,砂仁,焦三仙,枳壳混合后,
第二步,经过细火烘焙或爆晒干燥;
第三步,打磨成细粉;
第四步,添加适量的蜂蜜充分搅拌均匀,制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七的配重比为3-6,黄连的配重比为1-3,鸡内金的配重比为3-6,桃仁的配重比为3-6,甘草的配重比为3-6,黄芪的配重比为3-6,茯苓的配重比为3-6,砂仁的配重比为1-3,焦三仙的配重比为3-6,枳壳的配重比为3-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重量配比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细火烘焙的温度为60-70摄氏度,残留水分低于5%;所述爆晒干燥的残留水分低于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细分的粗细为100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草药药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蜂蜜的为炼制过的熟蜂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韵堂中医院,未经北京国韵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3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双层拱形恒温恒湿温室大棚
- 下一篇:一种独立就位支架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