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2775.X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耿波;郑植;李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E02B3/26;E01D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包括套箱及连杆。套箱包括套箱内壳及套箱外壳,套箱内壳用于套设于圆形基础设施上,套箱外壳套设在套箱内壳外。连杆的两端与套箱外壳连接,且连杆的两端与套箱外壳的连接点,位于套箱外壳周向方向的不同点上,连杆的中部与套箱内壳接触,至少三个连杆沿套箱外壳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上述防撞缓冲装置,连杆及其两端之间的套箱外壳形成弓形,正面撞击套箱外壳会对对应的连杆进行挤压,犹如内压弓弦,可以极大的缓冲吸收冲击能量。对于非正面的撞击,除一部分撞击分力像正面撞击一样缓冲释放之外,侧向的分力套箱外壳和连杆相对圆心扭转释放掉,从而保证缓冲防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墩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路桥设施的防撞是现在交通设施施工中极其重视的部分,主要危险来源于车辆或者船舶碰撞桥墩,通过在桥墩等基础设施外加设缓冲件、套箱等装置,以达到防撞保护的目的,是比较常用的方式。
这类防撞设施都具有非常通用的适用性能,但对一些特定环境下的防撞保护且无法做到最优化,比如对圆形的桥墩,其防撞性能对圆形基础结构的挖掘不足,无法做到对圆形目标的更大保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防撞设施对于圆形基础结构防护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撞缓冲桩。
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包括:
套箱,包括套箱内壳及套箱外壳,所述套箱内壳用于套设于圆形设施上,所述套箱外壳套设在所述套箱内壳外;及
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连接,且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套箱外壳周向方向的不同点上,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接触,至少三个所述连杆沿所述套箱外壳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上述防撞缓冲装置,连杆的两端与套箱外壳连接,连杆的中部与套箱内壳接触,连杆及其两端之间的套箱外壳形成弓形。正面撞击套箱外壳会对对应的连杆进行挤压,犹如内压弓弦,可以极大的缓冲吸收冲击能量。对于非正面的撞击,除一部分撞击分力像正面撞击一样缓冲释放之外,侧向的分力被套箱外壳和连杆相对圆心扭转释放掉,从而保证缓冲防撞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与所述套箱外壳的轴线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相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杆相互垂直并围成矩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箱外壳的外壁设有柔性保护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沿所述套箱外壳的轴向设有多层,相邻两层的所述连杆相互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箱外壳和所述套箱内壳之间填充有缓冲填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填料为泡沫或者缓冲圈。
上述防撞缓冲装置,基于圆形桥墩等设施的圆形轮廓特征,适应性更好,结构也更简单,能够更大的提高对圆形桥墩等设施的防撞保护,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撞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撞缓冲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