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自保持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2402.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3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北仑聚缘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16;H01H5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王策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保持 电磁 继电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式自保持电磁继电器,包括:带有复位功能的电磁直线驱动件、推头、支架、带有复位功能的驱动杆、带有定位棘轮和棘爪单向转动的转轮、通过触压实现导通的触压开关;电磁直线驱动件与推头连接,以在直线方向驱动推头;推头与驱动杆的一端均为互相配合的斜齿形,以使推头与驱动杆的一端啮合形成单向离合器;驱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复位装置,且复位装置与支架连接;转轮设置在支架上并与驱动杆连接,以在驱动杆被推头驱动时驱使转轮单向转动;转轮设置有凸部与凹部,触压开关设置在转轮的下部,以当凸部转动到下部时触压触压开关,并当凹部转到下部时使触压开关恢复为未导通状态。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更好更可靠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自保持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 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现有的电路自动开关电器一般采用的是电磁继电器。其特点是电磁线圈通、断电使电磁吸力产生、消失配合反力弹簧共同作用实现触点机构的接触、分开从而接通和断开电路。具体的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控制负载通断需要二个按钮(常闭和常开各一个);其次,电磁线圈工作时的电流会在线圈中产生热量,交流电流同时还会有涡流产生,因此工作在保持状态的继电器线圈会产生热量积累并导致线圈产生较大升温,严重影响继电器工作的可靠性;另外负载通电,电磁线圈一直通电工作,耗电,消耗能源。再就是对电压波动敏感,电压过高,线圈易发热;电压过低,电磁吸力不够;触点震动易跳火发热影响正常工作。
此外,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继电器是状态自保持的电磁继电器,其特点是通过对上下两个电磁线圈的交换通、断电使电磁吸力产生、消失配合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完成常开触点的闭合与断开。当首次通电时上线圈获得电源,使常开触点闭合,并保持触点状态,此时上电磁线圈断电;当需改变状态时,再次给继电器供电,通过电子选择开关选择下为下电磁线圈供电,时常闭触点闭合,并保持触点状态,此时下电磁线圈断电。这种方式也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此状态自保持的电磁继电器需要2个线圈交替工作,操作过程复杂,线圈的通断电操作都需要按动开关来控制,增加劳动的成本。控制线路的通断电,需要通过依次给上下两个不同的线圈通电来实现,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多一个线圈增加开关、线路等制作材料的成本,也使整个继电器的体积变大,不适合微小型电器的控制。
由此,目前需要一种更好的继电器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式自保持电磁继电器。
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机械式自保持电磁继电器,包括:
带有复位功能的电磁直线驱动件、推头、支架、带有复位功能的驱动杆、单向转动的转轮、通过触压实现导通的触压开关;所述转轮上设置有棘轮和定位棘爪;
所述电磁直线驱动件与所述推头连接,以在直线方向驱动所述推头;
所述推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两者均为斜齿形,且两者互相配合以使所述推头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啮合形成单向离合器;
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复位装置,且所述复位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
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驱动杆连接,以在所述驱动杆被所述推头驱动时驱使所述转轮单向转动;
所述转轮设置有凸部与凹部,所述触压开关设置在所述转轮的下部,以当所述凸部转动到下部时触压所述触压开关,并当所述凹部转到下部时使所述触压开关恢复为未导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北仑聚缘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北仑聚缘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