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6186.0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冬梅;李基莲;崔鑫;董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上系带和下系带,口罩本体包括罩体和设在罩体上的鼻梁带,口罩本体具有沿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穿缝、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穿缝,第一穿缝和第二穿缝沿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罩体,上系带和下系带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口罩本体上,上系带依次穿过第一穿缝和第二穿缝,上系带位于第一穿缝和第一限位部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口罩本体的外侧,上系带位于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穿缝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口罩本体的外侧,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上系带配合,以便使上系带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部分与口罩本体贴合。本发明的口罩佩戴密封性好、屏障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防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医用外科口罩,一般应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以及手术室等环境,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的口罩,其对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疫情期间,使用者需要它覆盖住自己的口、鼻及下颌,以阻止病原体微生物、液体以及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提供物理屏障。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医用外科口罩靠可塑性鼻夹对口罩鼻部进行限位塑形固定,在实际使用中,口罩上沿会与佩戴者的鼻梁和鼻翼留有较大的空隙,导致大量未经过滤的气体通过空隙进入口罩腔体内部,使实际佩戴的口罩的屏障能力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口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罩体和设在所述罩体上的鼻梁带,所述口罩本体具有沿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穿缝、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穿缝,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二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罩体;以及
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所述下系带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上系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二穿缝,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二穿缝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配合,以便使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部分与所述口罩本体贴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具有佩戴密封性好、屏障能力强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三穿缝,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四穿缝,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之间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缝合固定,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缝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鼻梁带为可变形薄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缝和第二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沿,所述下系带的与所述口罩本体配合的部分邻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下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5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0mm-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