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6186.0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冬梅;李基莲;崔鑫;董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 ||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罩体和设在所述罩体上的鼻梁带,所述口罩本体具有沿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穿缝、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穿缝,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二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罩体;以及
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所述下系带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上系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二穿缝,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二穿缝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配合,以便使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部分与所述口罩本体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三穿缝,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四穿缝,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之间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缝合固定,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缝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带为可变形薄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缝和第二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沿,所述下系带的与所述口罩本体配合的部分邻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下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5mm-2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0mm-2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还具有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五穿缝、第六穿缝、第七穿缝和第八穿缝,所述第五穿缝、所述第六穿缝、所述第一穿缝、所述第三穿缝、所述第四穿缝、所述第二穿缝、所述第七穿缝和所述第八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五穿缝和所述第六穿缝之间的第四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六穿缝和所述第一穿缝之间的第五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二穿缝和所述第七穿缝之间的第六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七穿缝和所述第八穿缝之间的第七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穿缝、所述第六穿缝、所述第七穿缝和第八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五穿缝与所述第一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15mm,所述第八穿缝与所述第二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穿缝与所述第一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3mm-10mm,所述第八穿缝与所述第二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3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纳通医用防护器材(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1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