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插法管道修复所用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4951.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王伟;冯力;杨宝华;杜鹏;刘倍嘉;郑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9/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插 管道 修复 所用 内壁 清理 装置 | ||
本申请为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穿插法管道修复所用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牵引绳,壳体的周面设置有两组调距机构,壳体的周面上布设有若干个高压喷嘴,壳体内设置有与所有高压喷嘴相互连通的供水管,调距机构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调距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外周面的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壳体相互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支撑轮,每个支撑杆上还设置有一辅助支杆,辅助支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相互连接,辅助支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一滑块,壳体的外周面开设有外螺纹,壳体外周面螺纹连接有一限制滑块滑动位置的卡环。本申请具有减少了人工的体力消耗,提高对管道内壁的清洁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插法管道修复所用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市政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近几年每年新铺设和更新改造的市政管网长度超过10万公里。对现有城市管网进行改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城市地下管网的更新过程中如果全面采用开挖更换的手段,其庞大的开支不说,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都将是相当大的。采取非开挖手段解决管网改造中的问题,减少管网改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城市建设以及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强烈要求。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是在不开挖或少开挖(仅开挖工作井)的情况下,利用原管位资源,采取相关技术在现有管道内安装内衬(新管道)的方式使管道获得再生,可以重新获得3O~50年的使用寿命。
折叠内衬插管法是将外径略大于主管道内径的HDPE衬管,通过变形设备将HDPE管经多级等径缩径或压“U”型并用纤维胶带绑扎,使其截面小于主管道的内截面, 通过牵引机将HDPE管快速穿入被修复管道中。然后依靠HDPE管自身记忆特性或通过增加压力和温度,将其打开并恢复到原来的管径,使HDPE衬管管径回弹膨胀并以过盈状态帖附于主管道内壁,与旧管道壁紧贴,形成防腐性能与被修复管道的机械性能相结合的一种复合结构材料。从而达到恢复主管道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修复技术对原管道清洗要求较高,管道内衬修复前必须对原管道进行清洗,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有高压水冲洗法。现有的高压水冲洗法主要在水管的一端加设高压喷头,通过水泵的供水,使得高压喷头喷出高速水柱对管道内壁进行冲洗,但是高压喷喷射设的区域有限,工作人员需要时刻调整水管的转动来控制高压喷头的朝向,以达到对管道内壁清洁的目的,此方式会大大消耗工作人员的劳动消耗,使得管道内壁的清洁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插法管道修复所用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优点是:减少了人工的体力消耗,提高了对管道内壁的清洁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穿插法管道修复方法所用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穿插法管道修复所用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牵引绳,壳体的周面设置有两组用于将壳体架设在管道中心位置的调距机构,壳体的周面上均匀布设有若干个高压喷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有高压喷嘴相互连通的供水管,所述调距机构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
所述调距机构包括均匀设置在壳体外周面的支撑杆,支撑杆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沿壳体的轴线方向布设,支撑杆的一端与壳体相互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支撑轮,每个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一辅助支杆,辅助支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相互连接,辅助支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一滑块,滑块沿壳体的轴线方向与壳体滑移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开设有外螺纹,壳体外周面螺纹连接有一限制滑块滑动位置的卡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4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起动机退出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动力冲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