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4661.0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 | 分类号: | F16H3/70;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8;F16H5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31504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一种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内轮以及行星架。内轮上设有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行星架包括第一法兰体、第二法兰体、连接部件和传输部件。连接部件中的每一个贯穿内轮上第一组通孔中相对应的一个,并将设置在内轮相对两侧的第一法兰体与第二法兰体相互连接。第一组通孔中的每一个的尺寸设置为:连接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外轮廓与第一组通孔中的相应一个的孔壁轮廓具有间隙。传输部件中的每一个贯穿内轮上第二组通孔中相对应的一个,并且与第一法兰体和第二法兰体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本申请的传动机构中的传输部件的受力小,内轮与偏心轴之间的内轮轴承的尺寸大,以使得内轮轴承的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尤其涉及内啮合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内啮合传动机构包括内轮、偏心轴、内轮轴承和行星架。内轮轴承设置在偏心轴和内轮之间。内轮轴承需要承担较大的径向力,又要进行高速旋转,因此内轮轴承容易磨损,是内啮合传动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解决至少一些上述问题。例如,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偏心轴、内轮轴承、内轮、第一法兰体、第二法兰体、连接部件和传输部件。内轮轴承设置在偏心轴和内轮之间。连接部件贯穿内轮设置,并将第一法兰体和第二法兰体连接在一起。传输部件贯穿内轮设置,并将内轮上的扭矩传递给第一法兰体和第二法兰体。连接部件相比于传输部件更靠近偏心轴的中心布置。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传动机构通过连接部件承担第一法兰体和第二法兰体之间的连接刚性,并通过传输部件承担动力传输。这样,传输部件的主要功能不是承担第一法兰体和第二法兰体之间的连接刚性,而是主要用于将扭矩从内轮传输至第一法兰体和第二法兰体。传输部件的尺寸可以较小,以便于增大内轮轴承的直径。在传输相同的扭矩的情况下,尺寸较大的内轮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大,使用寿命会较长。因此,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使用寿命较长的内轮轴承的传动机构。
具体来说,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包括内轮和行星架。其中内轮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内轮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组通孔和至少两个第二组通孔。内轮由所述行星架支撑,并且所述内轮和所述行星架之间能够传动。行星架包括第一法兰体、第二法兰体、至少两个连接部件以及至少两个传输部件。其中,第一法兰体设置在所述内轮的第一侧。第二法兰体设置在所述内轮的所述第二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法兰体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O。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中的每一个贯穿所述内轮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组通孔中相对应的一个,并将设置在所述内轮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一法兰体与所述第二法兰体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部件中的每一个贯穿所述内轮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组通孔中相对应的一个,并且与所述第一法兰体和所述第二法兰体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设置为相比于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部件更靠近所述第一法兰体和所述第二法兰体的所述中心轴线O。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组通孔中的每一个的尺寸设置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外轮廓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组通孔中的相应一个的孔壁轮廓具有间隙。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在所述内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外轮廓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组通孔中的相应一个的孔壁轮廓之间始终保持所述间隙。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部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将所述第一法兰体和所述第二法兰体相互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围绕所述中心轴线O布置在半径为r1的第一圆周上;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部件围绕所述中心轴线O布置在半径为r2的第二圆周上。其中,r1r2。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将所述第一法兰体和所述第二法兰体刚性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能够将所述第一法兰体和所述第二法兰体相互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4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机构
- 下一篇:用于生产线后段加工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