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线材的编织层快速去除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3119.3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潇潇;刘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利士电线装配(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郭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线材 编织 快速 去除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线材的编织层快速去除机构,包括沿线材夹持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编织层冲切一体机构和编织层断部压平机构;前者包括导向座、设于其上的冲刀机构和立板,冲刀机构包括刀座、内锥孔冲刀和驱动刀座平动的冲刀驱动机构;立板上开有与内锥孔冲刀相对的线头引导孔,还包括驱动导向座向着线头平移以使线头穿过线头引导孔并伸入内锥孔冲刀内的导向座平移驱动机构,内锥孔冲刀用于将编织层拱起并切除;编织层断部压平机构包括沿线芯活动的压平模组,其左、右模块合模后形成用于将编织层残部压平的工作孔。本发明对于编织层的去除更均匀,效率更高,同时具备编织层切除残部压平功能,结构也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线材的编织层快速去除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和5G等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快速普及,对通信线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目前用于高速网络通信的线材由内到外的构成通常为线芯、编织层和塑胶防护套(也称为外被),这种线材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其端部进行预处理后再装配各类连接端子。除开接头和线材本身的性能,那么接头的数据传输效能则往往取决于线材端部的处理质量。
已知的线材端部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含剥离外被、翻切编织层、贴铜箔和包铜箔这几个工序。
其中翻切编织层的工序处理难度和要求最高。传统的上述预处理主要由人工操作,但显然人工作业方式工人劳动强度高,成本投入大,而品质却得不到稳定有效的控制。为此目前行业内诞生了很多自动化的线材预处理设备,这类设备将原先由人工完成的各个工序交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执行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大大提升。
以翻切编织的过程为例,目前行业内常见的一种翻切编织机构,其核心部分是采用气源式的编织层翻起机构通过吹气的方式将编织层翻起,随后移走机构,然后再通过后续旋切机构将拱起的编织层外围切除,只留出线芯。
然而经过长期研究,我们发现已知的这种翻切编织机构存在如下诸多缺点亟待改进:
(1)吹气的方式使得编织层四周翻起不会太均匀,加上吹气后气源式编织层翻起机构要被移走后才能进行后续旋切,这一过程中翻起的编织层容易又落下,这就导致后续旋切机构对编织层的切口无法保证整齐,编织层去除效果较差。而编织层切口不整齐会对后面的包铜箔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2)为了保护线芯,已有的旋切机构的切刀不可能太过接近线芯,这就必然会在旋切后留下编织层残部,然而径向竖起的编织层残部假如不压平会影响后续的包铜箔工序,严重时甚至影响最终产品数据传输的工作性能。然而已有的机构都没有对编织层残部压平的功能。
(3)整体机构复杂,执行动作多,效率低;且由于零部件多,制造拼装起来非常繁复,也给维修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目前行业内亟待一种更好的通信线材的编织层快速去除机构,其应当具备更好的编织层去除质量,更高效的工作状态,同时还应具有编织层切除残部的压平功能,并且结构也更加简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编织层的去除更均匀,效率更高,同时具备编织层切除残部压平功能,结构也更加简单的通信线材的编织层快速去除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利士电线装配(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豪利士电线装配(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