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1200.8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1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1L2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结构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首尾相连且连续导通的多个主干道电极,与主干道电极连接的分支电极,分支电极包括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第一分支部与主干道电极连接,第二分支部与第一分支部交叉连接、且不与主干道电极接触;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连续导通,第二触控电极围绕分支电极和主干道电极设置,且与第一触控电极电性绝缘;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交叉形成若干重复排列的触控单元。减小了第一触控电极通道的RC延时,降低了屏体扫描需要的时间,提高了触控的报点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高耐久性,长寿命,并且支持多点触控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交互场景设备中。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手指触摸位置处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手指触摸的具体位置。
目前针对柔性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On-cell(在AMOLED盖板上集成触控层)显示屏,其触控电极通常直接制作在薄膜封装层上表面,然而由于薄膜封装层较薄(通常厚度<10um),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较小,触控电极与阴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大,使得大尺寸触摸屏远端的触控电极通道的RC延时大,从而导致触控电极的扫描频率大幅下降,进而导致触控报点率等关键性能降低。
因此,现有AMOLED On-cell显示屏存在触控报点率低的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以改进AMOLED On-cell显示屏存在触控报点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其包括:
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首尾相连且连续导通的多个主干道电极,与所述主干道电极连接的分支电极,所述分支电极包括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与所述主干道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部与所述第一分支部交叉连接、且不与所述主干道电极接触;
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连续导通,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围绕所述分支电极和所述主干道电极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性绝缘;
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交叉形成若干重复排列的触控单元。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数量为偶数。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在所述触控单元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面积。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主干道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中心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中心线,所述分支电极关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对称,且关于所述第二中心线对称。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分支电极与所述主干道电极的首部或尾部连接,且所述分支电极彼此不接触。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一分支部设置于所述触控单元的对角线上。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第二分支部关于所述触控单元的对角线自对称。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触控单元包括四个触控子单元,所述第二分支部设置于所述触控子单元的对角线上。
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分支电极与所述主干道电极的中间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1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