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乙肝治疗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性疫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5272.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新;乔冬冬;陈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6;A61K47/34;A61K39/29;A61K39/39;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崇杨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乙肝 治疗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疫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肝治疗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性疫苗。所述纳米颗粒包含HBsAg或HBcAg蛋白、免疫佐剂CpG、阳离子聚合物和阴离子聚合物。本发明提供了同时包裹HBsAg和免疫佐剂的纳米颗粒,以及同时包裹HBcAg和免疫佐剂的纳米颗粒,其形态规则、外形圆整、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粒径均一、包封率高、无明显粘连、破损、坍塌等现象,通过采用CpG免疫佐剂,同时纳米颗粒粒径小,具有更强的免疫活性;所述两种纳米颗粒混合联用可以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免疫反应、有效清除HBV,实现慢性乙肝的治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性疫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乙肝治疗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性疫苗。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感染,全世界大约20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有3.5亿人成为慢性乙肝携带者。在慢性乙肝感染过程中,会引起肝脏低程度的炎症,同时伴随短暂的高程度的炎症发生和肝纤维化的激活,从而引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最终导致代偿性肝脏疾病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慢性乙肝感染在全球多个地区流行,西太平洋和非洲的情况尤为严重。早在2010年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HBV感染已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引起死亡的第十大疾病,全球每年大约有78万人死于HBV感染。尽管现在的HBV预防疫苗,可以安全有效地阻断HBV传播,早在2015时,WHO估计全球仍有2.6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当于全球人口的3.5%。这些人大多都是在HBV疫苗问世前出生的,所以慢性HBV感染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现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一种是IFN-a,一方面它可以激活干扰素刺激基因,产生抗病毒蛋白,在病毒复制的各个阶段,发挥抗病毒作用;另一方面,IFN-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促进NK细胞、CD8+T细胞的胞毒作用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另一种是核苷类似物,主要是通过抑制HBV RNA逆转录形成HBV DNA,发挥抗病毒作用。但是这两类药物又有明显的缺陷性:干扰素虽然可以完全清除HBV,但是它会引起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抑郁、疲劳等副作用,很多病人不能承受这些严重的副作用,从而限制了IFN-a在临床上的应用。核苷类似物,它只能够抑制HBV DNA的复制,不能清除HBV,而且核苷类似物需要病人长期服用。长期服用核苷类似物,一方面会使病毒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会使病人产生严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研究中的乙肝治疗性疫苗,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疫苗、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复合物疫苗、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原疫苗、乙肝表面抗原表位疫苗和乙肝DNA疫苗等,这些研究中的疫苗都是使用铝佐剂、皂苷等传统佐剂,它们可以激活一定的体液免疫,却不能有效地激活细胞免疫。然而细胞免疫对于HBV的清除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目前研究中的乙肝治疗性疫苗,在临床试验中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专利CN 105288613 A公开了一种含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的纳米颗粒疫苗,其免疫活性依然有待提高,且纳米颗粒的粒径较大,在抗原呈递方面还有待提高;另外其制备过程复杂,且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容易带来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乙肝治疗的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用于乙肝治疗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乙肝治疗性纳米疫苗。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一种乙肝治疗性纳米颗粒,包含HBsAg或HBcAg蛋白、免疫佐剂CpG、阳离子聚合物和阴离子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