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及进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911.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凯;孔垂慈;王策;严心涛;高歌;曾海斌;高效天;王悦;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2;G01N35/04;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综合保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自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进样模块(100)和试管旋转模块(200);
所述进样模块包括样本混匀机构(160)、进样针(153)和驱动进样针(153)沿竖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样本混匀机构(160)包括外壳、驱动外壳沿竖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转动连接在外壳(165.6)上的转动轴(165.3),以及驱动转动轴(165.3)旋转的第一电机(1610),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固接有位于进样针正下方的升降杆(165.1),升降杆的上端面设有与试管适配的放置槽;
试管旋转模块(200)包括试管架(232)和驱动试管架转动的第二电机(221),所述试管架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若干试管支撑位,试管支撑位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进样针与升降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还设有位于进样针与试管之间的清洗拭子(1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固接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直线导轨(159),第一直线导轨上滑接有第一滑块和位于第一滑块下方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固设有安装所述进样针的进样针固定座(152),第二滑块上固设有安装清洗拭子(1512)的清洗拭子支架(1514);
清洗拭子支架上固接有第二弹簧支架(1511),机架上固接有位于第二弹簧支架(1511)上方的第一弹簧支架(158),第一弹簧支架(158)通过弹簧(1510)与第二弹簧支架(15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样针(153)与进样针固定座(152)连接的底部设有橡胶密封塞(1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样针正下方的试管相切设置的摩擦垫(133),以及驱动摩擦垫沿试管切向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机架上安装有朝向试管的条码扫描机构(1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码扫描机构(170)包括反光镜支撑架(171)、条码扫描器安装座(172)、反光镜(173)和条码扫描器(174);
所述条码扫描器安装座(172)固定在机架上,条码扫描器(174)和反光镜支撑架(171)均固定在条码扫描器安装座(172)上,反光镜(173)通过胶结固定在反光镜支撑架(17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还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直线导轨(213)、滑设在第三直线导轨上的第三滑块,以及驱动第三滑块沿第三直线导轨横向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试管架(232)安装在第三滑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固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直线导轨(161),外壳与滑设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的滑块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试管架(232)的转动中心处固设有把手(231)。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多孔自动进样装置进行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第三驱动装置推动试管架(232)沿第三直线导轨(213)向外运动,实验人员通过更换试管架(232)来更换待测样本;
b、第三驱动装置反向动作,推动更换后的试管架(232)沿第三直线导轨(213)向内移动,至试管支撑位所在圆位于进样针正下方;
c、第二电机(221)驱动试管架转动,并将其中一个装有待测样本的试管(233)转到进样针(153)的正下方后停止;
d、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摩擦垫左右往复移动,利用摩擦垫与试管之间的摩擦力推动位于进样针正下方的试管旋转,在试管旋转的过程中,粘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会在某个时刻转动至条码扫描器(174)的工作范围内,通过条码扫描器(174)扫描试管上的条形码并对样本信息进行记录;
e、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外壳向上移动,使试管进入放置槽,升降杆托着试管向上运动,然后第一电机(1610)工作,驱动转动轴(165.3)旋转,通过升降杆带动试管自转而使样本混匀;
f、停止第一电机(1610),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样针(153)向下经过清洗拭子(1512)并运动到试管的底部进行吸样,吸样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反向动作,带动进样针(153)向上经过清洗拭子(1512)并移动至清洗拭子上方;
g、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外壳向下移动,使试管支撑在试管架上,该次进样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9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