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器及具有该搅拌器的熔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2298.0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一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7/00 | 分类号: | F27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器 具有 熔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器及具有该搅拌器的熔炉,包括行走支架、驱动电机、传动结构和搅拌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搅拌桨连接,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所述行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分别连接,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并带动所述行走支架及设于所述行走支架上的搅拌桨水平移动。通过设置驱动电机控制两个行走轮在导轨上转动,从而带动行走支架在熔炉内行走,进而使熔炉内都可以搅拌到,使搅拌更均匀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器及具有该搅拌器的熔炉。
背景技术
高纯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通常可以碾压成极薄的铝箔或极细的铝丝,目前使用机械碾压可以制作达到厚度为0.4微米的独立铝箔,而电沉积则可制作厚度达到7.5纳米的铝膜,该铝膜须依附在塑料基膜上,高纯铝具有低的变形抗力、高的电导率及良好的塑性等性能,主要被应用于科学研究、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及制造高纯合金、激光材料及一些其他特殊用途。
我国是铝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我国的铝土矿资源却很匮乏,目前铝土矿可开采年限不足30年。因此,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与相对贫乏的铝矿资源已成为我国铝业未来发展的瓶颈环节,这一矛盾促进了中国再生铝工业的迅速发展。采用废铝生产高品质再生铝,是我国铝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中,对废铝进行回收时,首先要去除废铝中的杂质和水分,然后将经初步筛选后的废铝装入熔炉内熔化并搅拌,去除熔渣以及其他与铝混合在一起的金属,再进一步对铝液进行提纯,但是现有废铝熔化的过程主要是将一部分废铝倒入到熔炉中,然后等废铝融化后,用钢制的搅拌勺进行人工搅拌十几分钟,再加入一部分废铝进行融化,再搅拌,由于熔炉内温度很高(通常在750-800摄氏度左右),这样就使得工人的作业环境恶劣且劳动强度大,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些熔炉内安装了搅拌桨进行搅拌,但搅拌桨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只能针对一些圆桶状的熔炉,而对一些长方体的熔炉,尤其是横截面为长方体的熔炉,其搅拌的效果有限,因此,现有的长方体熔炉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水平移动的搅拌器,能够定期对熔炉内的铝液进行搅拌,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搅拌器,包括行走支架、驱动电机、传动结构和搅拌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固定)在所述行走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能够跟随所述行走支架同步水平移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搅拌桨连接,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所述行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分别连接,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并带动所述行走支架及设于所述行走支架上的搅拌桨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外侧的第一主传动轮和与所述第一主传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中心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纵向延伸,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同步转动,并能够沿所述第一从动轮上下运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搅拌桨。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均为伞齿轮的第二主传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主传动轮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侧,与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外侧,与所述搅拌轴同步转动,进而与所述第二主传动轮反向转动,所述搅拌轴能够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下运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传动轮啮合,并通过与第一传动齿轮同心设置的第一水平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并通过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心设置的第二水平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行走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一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一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