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8422.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张苗;程用超;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27;F17D1/04;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4302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1.一种隔振装置,用于支撑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装置包括:底座、气源、气体处理机构、控制器、若干位移传感器、若干充放气控制机构及若干气囊;
所述气源及若干所述气囊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气源的出气口与所述气体处理机构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体处理机构的出气口与若干所述充放气控制机构的进气口连接;
若干所述充放气控制机构与若干所述气囊一一对应,所述充放气控制机构的出气口与相对应的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试验台架设置在若干所述气囊上;
若干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试验台架固定连接;
若干所述位移传感器及若干充放气控制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面积大于若干所述气囊的最大变形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处理机构包括:第一输气管道、安全阀及减压阀;
所述第一输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道的出气口与若干所述充放气控制机构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安全阀及减压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气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气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控制机构包括:第二输气管道、充气电磁阀及放气电磁阀;
所述第二输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处理机构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气管道的进气口与相对应的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充气电磁阀及放气电磁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气管道上;
所述充气电磁阀及放气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气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气电磁阀的出气口设置有消音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气管道的进气口通过不锈钢管与相对应的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处理机构包括:限位保护装置;
所述限位保护装置包括:螺杆及螺母;
所述试验台架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的长度>所述第一孔的深度+所述第二孔的深度;
所述螺杆的直径<所述第一孔的直径;
所述螺杆的直径<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4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