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感应的刮板运行故障监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5964.8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阳霞;安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沁欧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30 | 分类号: | B01D2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感应 运行 故障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感应的刮板运行故障监控系统,包括机械探测组件、刮泥机,所述机械探测组件包括金属摆针和金属固定轴,所述刮泥机设置在污水沉淀池池底;所述金属摆针通过金属固定轴安装在保护罩上,所述保护罩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安装在污水沉淀池的池壁上;在之间上设置有信号感应器,所述信号感应器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刮泥机的刮板在机器的带动下移动,刮板触碰金属摆针,金属摆针转动与信号感应器之间产生动作信号,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监控系统能够在刮板问题出现时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并及时的关闭刮泥机运行开关,阻止刮泥机运行故障导致各部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感应的刮板运行故障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的链轮监控系统和驱动电机剪力销安全保护系统,两者都可以达到对刮泥机运行故障监控的目的,但两者更侧重于监测链轮运行以及刮板的运行负荷,没有刮板监控装置来的直接和快速。链轮监控原理是通过探测尾轮的是否正常运行来判断整个刮泥机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只有当尾轮出现转速下降或停止,监控系统才会报警并停止刮泥机的运行。而剪力销则是在负荷超过一定程度时才会断掉弹出并停止刮泥机。
在刮泥机实际运行监控中,发现如果在运行中,链轮监控系统存在监控及时性不足的情况,往往刮泥机的链条断裂,链轮监控系统检测的信号依旧是正常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刮板或主轴扭曲变形甚至发生断裂。
因此需要一种金属感应的刮板运行故障监控系统,在刮板问题出现时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感应的刮板运行故障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感应的刮板运行故障监控系统,包括机械探测组件、刮泥机,所述机械探测组件包括金属摆针和金属固定轴,所述刮泥机设置在污水沉淀池池底;所述金属摆针通过金属固定轴安装在保护罩上,所述保护罩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安装在污水沉淀池的池壁上;在支架上设置有信号感应器,所述信号感应器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刮泥机的刮板在机器的带动下移动,刮板触碰金属摆针,金属摆针转动与信号感应器之间产生动作信号,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中;所述机械探测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机械探测组件对称设置在污水沉淀池的池壁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与支架通过金属固定轴连接,所述金属固定轴两端分别与保护罩、支架相互固定。
优选的,所述金属摆针、金属固定轴、保护罩、支架所采用的材料均为304不锈钢材料,保护罩、支架的厚度为3mm~4mm。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上下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金属摆针两端分别从上下侧的通孔中穿过;所述通孔为腰型孔,通孔的长度方向与金属摆针的转动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金属摆针整体呈“”字型结构,弯折处与金属固定轴相互固定,信号感应器处于金属固定轴正上方;所述金属摆针一端处于竖直状态时,另一端与通孔端部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侧使用橡胶圈进行包边。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侧开有安装孔,所述信号感应器设置在安装孔中,且安装孔中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监控系统能够在刮板问题出现时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并及时的关闭刮泥机运行开关,最大程度的阻止刮泥机运行故障导致各部件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刮泥机产品的稳定性和减轻售后服务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通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沁欧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沁欧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