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瘪坑管修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3906.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津;李茂华;温洪新;龚将军;田岐;刘俊德;叶小龙;边广辉;王书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正元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6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瘪坑管 修复 设备 | ||
1.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沿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托辊组件(7),所述托辊组件(7)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设有液压供油机构(2),所述液压供油机构(2)的旁侧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6)上铰接有延伸杆(3),所述延伸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修复瘪坑的液压顶升机构(4),且所述延伸杆(3)置于所述托辊组件(7)的顶部,所述延伸杆(3)的内部具有两端贯通的空腔(301),所述液压顶升机构(4)与所述液压供油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位于所述液压顶升机构(4)处设有用于对瘪坑定位的定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机构(4)包括底板(41)、顶升油缸(42)和顶板(43),所述底板(41)固设于所述顶升油缸(42)的底部,所述顶升油缸(4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顶杆(421),所述顶杆(42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供油机构(2)包括油箱(21)、油管(22)、油泵(23)和压柄(24),所述油箱(21)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油泵(23)固定安装在所述油箱(21)的顶部,所述油泵(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油管(22),所述油管(22)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延伸杆(3)内,并与所述顶升油缸(42)固定连接,所述油泵(23)的端部铰接有所述压柄(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包括铰接架(61)和铰接轴(62),所述延伸杆(3)安装于所述铰接架(61)的顶部,所述铰接轴(62)贯穿所述延伸杆(3),且所述铰接轴(62)的两端与所述铰接架(61)铰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7)包括托辊(71)和辊架(72),所述辊架(7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托辊(71)转动安装在所述辊架(72)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针(51)和支撑杆(52),所述支撑杆(5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定位针(51)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52)的顶部,所述定位针(51)的端部位于所述液压顶升机构(4)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和顶板(43)为两个等大的圆弧板,所述底板(41)与顶板(43)组成的圆与瘪坑管(100)的内径等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42)、顶板(43)的面积和与所述瘪坑管(100)内径面积比为1/5~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多组瘪坑管修复组件,所述瘪坑管修复组件包括所述液压供油机构(2)、延伸杆(3)、液压顶升机构(4)、支架(6)以及托辊组件(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瘪坑管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两组瘪坑管修复组件,两组所述瘪坑管修复组件平行分布,且所述定位机构(5)位于两组所述瘪坑管修复组件之间,所述瘪坑管修复组件包括所述液压供油机构(2)、延伸杆(3)、液压顶升机构(4)、支架(6)以及托辊组件(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正元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正元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