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线的非接触式评价钢板型的方法及测量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3504.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0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骏;沈昕怡;党宁员;胡守天;郭小龙;沈侃毅;余信义;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B11/30;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线 接触 评价 钢板 方法 测量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线的非接触式评价钢板型的方法及测量平台,其中,该测量平台包括:可调平的试验台,能够确保激光轮廓仪实现对待测钢板试样宽度的全覆盖可伸缩滑动的支架,可牵引支架在滑道上匀速运动的电机,通过电缆线连接激光轮廓仪和终端并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控制器以及与试验人员进行GUI界面交互的终端。本发明利用激光扫描运动试样轮廓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硅钢板型缺陷测量方式在测量过程中因为掺入大量的人为影响因素,对缺陷的评价结果均会造成额外误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钢材料板型缺陷评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线的非接触式评价钢板型的方法及测量平台。
背景技术
板型缺陷是硅钢产品的重要考核指标,其板型情况的好坏影响叠片效果和铁芯质量。而钢铁企业大都是以人工方式,用肉眼来判断在线的大部分硅钢板型缺陷及其分布,比如钢卷全长的瓢曲、起皱、马蹄印等。这样的判断和记录无法做到缺陷量化且准确度较低,为避免正品的质量异议,往往会放宽让步品的钢卷长度,使得一定量的正品也被当做让步品出售,这给钢铁企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公开号为CN10186568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单点激光钢板边浪检测仪,该设备能够利用单点激光对硅钢板型上的某一线做一个连续的离线测定。但是该测量的选定位置由人工选择,并且是以一条线作为取样板面的整体性能判定标准,存在很大的误判和漏判可能。
参考公开号为CN20271993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精度钢板测量平台,该平台也是一个离线测量平台,且选用的是游标卡尺进行边浪测量。但是板型缺陷的钢板厚度本身是一致的,差别在于浪高和浪深,如果是出现在钢板中部时,直尺难以准确测量。
因此,上述两种方式因为都无法对整个板面的板型缺陷做到准确有效的测量,而且测量过程中都会掺入人为影响的因素,对缺陷的评判带来额外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离线的非接触式评价钢板型的方法及测量平台,由此解决现有硅钢板型缺陷测量方式在测量过程中因为掺入大量的人为影响因素,对缺陷的评价结果均会造成额外误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离线的非接触式评价钢板型的测量平台,包括:试验台、支架、控制器、滑道、激光轮廓仪、终端及电机;
所述激光轮廓仪布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滑道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滑道放置于所述试验台旁边,且安装于所述支架底座,所述控制器的一端与所述激光轮廓仪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终端连接;
所述试验台用于放置待测钢板试样;
所述支架用于确保所述激光轮廓仪发射的激光能够实现对所述待测钢板试样宽度的全覆盖;
所述电机用于牵引所述支架在所述滑道上运动;
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激光轮廓仪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做出所述待测钢板试样的缺陷判定结果以及实际缺陷图。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垂直升降杆和水平滑动杆;
其中,所述激光轮廓仪安装于所述水平滑动杆;
所述水平滑动杆能够伸缩,以确保所述激光轮廓仪发射的激光能够实现对所述待测钢板试样宽度的全覆盖;
所述垂直升降杆的高度能够调节,以确保所述激光轮廓仪与所述待测钢板试样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
优选地,所述垂直升降杆和水平滑动杆上均设有标尺,以实现量化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