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0335.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7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寒涛;佟立飞;李一;陈峰;龚昕;刘继光;沈斌;雷博;徐博;卜宪政;宋东海;宁妍;张文磊;石莹;冯楠;桑耘;于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参谋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5;G06F21/64;H04L9/06;H04L9/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葫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技术 辅助 数据 跨网汇交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分布式存储调用步骤:根据HBase和HDFS组件进行分布式管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数据安全汇交步骤: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
区块链运行及同步步骤:使用区块链对数据进行跨网同步;
跨网数据传输步骤:配置开放指定端口的路由,进行TCP/IP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布式存储调用步骤包括:根据HBase和HDFS的接口进行数据的收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安全汇交步骤包括:
试验区A为加密者,试验区B为解密者,试验区A把数据发给试验区B;
试验区B随机生成一个私钥,私钥仅有试验区B知悉,使用非对称算法将私钥计算出另一个密钥,为公匙;所述公钥无法通过自身反推出生成私钥;
通过网络把公钥传给试验区A,试验区A根据公钥对数据加密,并把密文发送到试验区B,试验区B根据私钥对密文进行解码;
使用哈希码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哈希码验证的流程为:
试验区A把数据发给试验区B,试验区A将数据通过哈希函数求出哈希值H,试验区A将数据以及哈希值H传输给试验区B,试验区B得到数据后通过同样的哈希函数求出数据的哈希值H’,根据比较H和H’是否一致,判断数据是否被修改,若不一致,则表示被修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运行及同步步骤包括:
所述区块链的交易数据经过区块链网络的共识后被记到区块链上时生效;
所述区块链的同步流程为:
区块链A把交易数据同步给区块链B,在区块链B上激活一个账户来同步交易,在区块链A上运行同步程序来向区块链B发送区块链A上产生的交易数据;
公钥数据同步,发生在区块链节点启动时,共识机制采用白名单的方式,每个区块链节点通过心跳机制感知对方的存在,形成一份IP地址和MAC地址结合的白名单,在产生新的区块时节点在白名单中的区块链中取得最长链,将自身公钥作为交易数据的区块添加到链上,同时同步程序将区块发送到其他区块链,此时节点的公钥被安全地传递到各个区块链中;
哈希码的同步,发生在数据汇交时,区块链A的发起节点新建一个区块记录数据发起者、接收者、数据的哈希码以及状态位,将区块发送给区块链B,区块链B收到区块时,状态位置为未校验,添加到区块链B中;待校验结束后,状态位可置为校验失败/或校验成功;所述区块链不能回滚,将区块追加在区块链B后,同时同步程序将区块发回给区块链A,完成一次汇交;
在区块链A和区块链B的汇交的过程中进行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网数据传输步骤包括:
分别在试验区A和试验区B部署区块同步程序,区块同步程序创建账户,将区块共识到区块链中;建立区块传输队列,负责区块的跨网收发;
在区块链节点间部署收发程序,进行数据汇交,在汇交前后负责区块数据的建立;创建多线程,在与对方收发程序通信的同时,将区块数据发送到同步程序,并发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区块链同步。
6.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分布式存储调用模块:根据HBase和HDFS组件进行分布式管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数据安全汇交模块: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
区块链运行及同步模块:使用区块链对数据进行跨网同步;
跨网数据传输模块:配置开放指定端口的路由,进行TCP/IP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辅助数据跨网汇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布式存储调用模块包括:根据HBase和HDFS的接口进行数据的收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参谋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参谋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03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