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触控显示的触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5568.7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钦;李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松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显示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触控显示的触控检测方法,根据当前寄生电容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值判断触控显示面板上是否有触摸动作,基准值为TP正常扫描时用于判断是否有手指触摸的参照值;记录基准值更新时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作为参照亮度值,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当前亮度值与参照亮度值之间的差值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基准值更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触控显示的触控检测方法,通过根据显示亮度对基准值进行更新,防止了由于触控显示面板由于驱动电流值的变化造成的寄生电容值偏移被误认为触摸动作的情况,保证了当显示部分在不同显示亮度变化过程中造成较大的外部负载改变时,触控检测功能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触控显示的触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整合有触控功能与显示功能为一体的触控显示面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与欢迎,并且当前的工艺条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AMOLED(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方式进行驱动显示,这种显示的特点是每一个显示像素是通过独立的TFT管去驱动对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而每一个像素的亮度则跟对应的TFT驱动管(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相关,也就是说驱动电流越大,对应的亮度就越亮。如图1所示当驱动电流I的值从I=I1增加到I=I2时,OLED的寄生电容值C将从C1增加到C2。可见,当当驱动电流增大时,对应的OLED发光二极管的寄生电容会相对增大,从而造成不同显示亮度条件下的寄生电容有所差异,并且从以上的结论可以推断出,当显示为黑画面时,对应的寄生电容最小,而当显示为白画面时,对应的寄生电容最大,而在这之间的显示亮度条件下,对应的寄生电容则处于黑画面与白画面对应的最大最小电容容值范围之间。
自容式TP(触控面板)检测的原理则是通过检测外部触控探测点上的电容变化来进行手指触摸判断。当没有手指触摸时,此时TP扫描得到的寄生电容值与base值(TP正常扫描时用于判断是否有手指触摸的基准值)之差小于手指触摸的检测阈值,表示此时没有手指触摸,而当手指有触摸时,会造成外部的寄生电容容值增大,并产生对应的寄生电容值,此时扫描得到的寄生电容值会比没有手指触摸得到的寄生电容值要大,当此时的寄生电容值与base值之间的差量值大于某一个设定的阈值时,则判断手指有触摸。
但是,显示的亮度变化有可能会造成外部触控探测点上的电容变化,因此就极有可能影响到不同亮度条件下TP检测精度,从而影响到触控功能与显示功能为一体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手指触摸检测准确度。
图2所示为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结合图2,在整合有触控功能与显示功能于一体的触控显示面板上,触控探测点与显示像素也被整合在一起,其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具体的,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包含N个触控探测点T1~TN,也就对应有N个TP检测通道,而一个触控探测点又包含M个显示像素P1~PM,这样在触控探测点的区域范围内共包含N×M个显示像素。
由于在每一个触控探测点的区域内显示的亮度会有所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外部寄生电容,若TP检测是在黑画面时对每一个检测通道进行CB校准,然后将此时检测的寄生电容值作为base值,那么当显示不处于黑画面时,由于对应的OLED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大小不等,那么引入的寄生电容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这样即使当前并未有手指触摸面板,当前TP检测的寄生电容值仍然会发生偏移,若当前的寄生电容值与base值之差超过手指判断的检测阈值,则会被误判断为有手指触摸。
可见,传统的CB自动校正产生对应的BASE值的方式,在不同的显示亮度变化的过程中,外部负载变化不大,因此可能不会对实际的触控检测产生干扰,故而在黑画面条件下产生的base值在外部条件改变时无需再重新更新。该传统方式应用于整合有触控功能与显示功能于一体的触控显示面板上时,当显示部分在不同显示亮度变化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外部负载改变时,则很容易出现触控部分误判断有手指触摸面板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触控显示的触控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松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松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