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4046.5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绪强;闫乃锋;许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5/305;F24H15/365;F24H15/4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热水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燃气热水器为分段式燃气热水器,至少包括第一火排组件和第二火排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供气量的比例阀和用于连通或关闭进入第一火排组件和第二火排组件内的燃气的第一分段阀和第二分段阀;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到热需求发生变化;计算因热需求变化引起的传火点负荷;控制比例阀的开度调节至与所述传火点负荷相对应的切阀点。本发明不对比例阀设定传火时固定的切阀点,而是根据热需求自动计算与热需求变化合适的相对应切阀点,使控制器控制燃烧器在不同分段模式下进行切换,切换时出水水流的温度更加恒定,同时还可节约用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用户对燃气热水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大都是采用多个火排并列安装而成,热需求小时用小段数火排燃烧,热需求大时用大段数火排燃烧。
例如,一般业内分为为三分段、四分段、五分段等燃烧分段类型。当热需求不同,需要在不同的分段燃烧时,就会牵扯到传火控制问题。以三分段为例,三分段分段阀由两个继电器控制,具有三种工作模式:一段工作模式、二段工作模式和全段工作模式,三种工作模式下均对应有相应的燃烧参数。在一段工作模式下,第一继电器单独打开;在二段工作模式下,第二继电器单独打开;在全段工作模式下,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同时打开。其中,当热需求需要在二段或全段等工作模式下时,就牵扯到或由火排传火的问题。例如一段传二段,期间有一段时间内需要将第一火排组件和第二火排组件同时燃烧,保证第二火排组件能稳定燃烧,传火后不熄火。
现有技术中,涉及到由第一火排组件向第二火排组件传火时,在第一火排组件处于燃烧状态下,将控制燃气流量的比例阀电流调到预设的固定值位置,然后打开分段阀,控制比例阀在固定值电流状态下使第二火排组件燃烧,等待设定的时间后,关闭控制第一火排组件的分段阀,第一火排组件熄火,完成传火。
然而,由于在传火过程中时,控制燃气流量的比例阀的开度为设定的固定值,因此,不能实时给出合适的热需求输出负荷,导致传火时输出负荷不可控,进而导致恒温性能不可控,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旨在传火过程中实现恒温性能全程可控,从而提高了传火时的恒温性能。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采用上述的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燃气热水器为分段式燃气热水器,至少包括第一火排组件和第二火排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供气量的比例阀和用于连通或关闭进入第一火排组件和第二火排组件内的燃气的第一分段阀和第二分段阀;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到热需求发生变化;计算因热需求变化引起的传火点负荷;控制比例阀的开度调节至与所述传火点负荷相对应的切阀点。
上述方案中,不对比例阀设定传火时固定的切阀点,而是根据热需求自动计算与热需求变化相对应的切阀点,使控制器控制燃烧器由一段工作模式向二段工作模式或三段工作模式切换时出水温度更加恒定,同时还可节约用气。
进一步的,所述传火点负荷通过以下方法计算获得:
(A)根据水的流量和/或温度工况变化导致的热需求变化计算理论传火点负荷;
(B)根据环境因素和/或比例阀调节误差影响因素获取偏置系数,或偏置量;
(C)计算传火点负荷,传火点负荷=理论传火点负荷×偏置系数;或传火点负荷=理论传火点负荷+偏置量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