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液碳酸酐酶3及其多肽片段在烧伤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43804.1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曼;王佶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573 | 分类号: | G01N33/573;G01N33/543;G01N27/62;C12Q1/688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尿液 碳酸 及其 多肽 片段 烧伤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尿液碳酸酐酶3(Carbonic anhydrase 3)及其多肽片段的应用,具体为尿液碳酸酐酶3及其多肽片段在制备用于烧伤诊断、鉴别诊断、烧伤面积及程度评价、治疗效果评价、监测、预后评估及机理研究等制剂的应用。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重要创伤,每年每100万人中约有5000~100000人烧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死于烧伤患者超过30万人,严重烧伤救治存活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本发明通过研究证实,与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液碳酸酐酶3及其多肽片段在烧伤患者中表达升高。可用于烧伤患者的各种目的应用检测。本发明发挥尿液标本获取无创、可大规模重复取样、保存方便的优势,利用尿液标本检测尿液碳酸酐酶3及其多肽片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尿液碳酸酐酶3及其多肽片段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尿液碳酸酐酶3及其多肽片段在于烧伤诊断、鉴别诊断、烧伤面积及程度评价、治疗效果评价、监测、预后评估及机理研究等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烧伤是指由于火焰、高温气体、灼热的固体或液体、放射线、电能、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人体皮肤、组织甚至深层脏器的损伤,是一种全身性综合性疾病。烧伤后创面组织大量坏死、感染、休克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反应可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不同程度的烧伤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严重的烧伤可对人体内环境造成破坏,使烧伤患者出现各系统复杂性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的检测指标也会随着烧伤严重程度的不同随之出现相应的改变。及时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为临床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的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估等多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但是,严重烧伤的病人皮肤完整性较差,血液学检测作为皮肤有创性检查在此类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反复的抽血检测还会加剧患者痛苦。尿液作为血液的超滤液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其采集过程具有无创便捷等优势,这在烧伤患者的检测中尤为明显。在尿液中寻找有助于烧伤诊断及反映病情变化的生物标志物,可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减轻多次采血的痛苦,更好的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碳酸酐酶3(Carbonic anhydrase 3,CA3)在人体的骨骼肌和肝脏组 织中表达丰富,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碳酸酐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含锌金属蛋白酶,同时也是一种pH调节蛋白,其中CA3是该家族中较为重要的成员。有研究中发现,在氧化应激状态下肝细胞内CA3表面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会迅速结合形成S-谷胱甘肽;暴露在H2O2的细胞转染CA3后,活性氧(ROS)水平较未转染组明显减少,提示CA3可能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本研究烧伤患者尿液中碳酸酐酶3较健康人组出现表达上调,烧伤患者尿液中该蛋白含量增加。
与常用的临床血液样本相比,尿液可以完全无创、连续、大量收集;没有稳态调节,可累积更多种类、更大幅度的变化,机体的很多病理生理变化可能体现在尿液中。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等分子量相对较小的蛋白多肽入血后,会很快被排泄进入尿液,这些蛋白和多肽在尿液中被检测到的概率比在血中大很多;尿液收集之前,尿中可能的蛋白降解过程已经完成,所以尿蛋白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为减轻烧伤患者多次采血的痛苦,本实验在前期方法学摸索的基础上,期望通过尿液蛋白或多肽研究,实现用无痛、方便、快捷、易重复的尿液检测辅助烧伤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也为进一步尿液多肽检测试剂盒的研究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尿液碳酸酐酶3及其多肽片段在制备用于烧伤诊断、鉴别诊断、烧伤面积及程度评价、治疗效果评价、监测、预后评估及机理研究等制剂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式隔离芯片
- 下一篇:5G切片的多用户投诉共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