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处理筒体驼峰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0329.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红;鲍利峰;陆嵩;马远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朱建均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处理 驼峰 成型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后处理零件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后处理筒体驼峰成型结构,包括相互导向配合设置的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底面中间固定上模内压块,上模板的底面围绕上模内压块呈圆周状均布设置多个上模外压块;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由下往上依次设置下垫板、第一下固定板,第一下固定板上对应每个所述上模外压块分别开设一条安装槽,安装槽内可移动设置第一下推块、第二下推块,所述第一下推块、第二下推块两者之间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一下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下外成型滑块、下内成型滑块,所述第一下推块与下外成型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推块与下内成型滑块固定连接。该成型结构能确保筒体品质的一致性,大大降低不良品产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后处理零件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后处理筒体驼峰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后处理筒体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筒体上的驼峰结构对筒体的密封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筒体驼峰采用旋压成型,这种加工方式无法满足对筒体驼峰的密封性要求,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筒体驼峰成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处理筒体驼峰成型结构,该成型结构能确保筒体品质的一致性,大大降低不良品产生的概率。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处理筒体驼峰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导向配合设置的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底面中间固定上模内压块,上模板的底面围绕上模内压块设置一个环形状的上模外压块;
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由下往上依次设置下垫板、第一下固定板,第一下固定板上开设安装槽,安装槽内可移动设置第一下推块、第二下推块,所述第一下推块、第二下推块两者之间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一下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下外成型滑块、下内成型滑块,所述第一下推块与下外成型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推块与下内成型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下内成型滑块的外表面设置成型凸起,下外成型滑块的内表面设置成型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固定板上对应每个下外成型滑块分别设置一组脱料组件,脱料组件的内端与下外成型滑块弹性连接;
所述脱料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下固定板表面的第二下固定板及穿设于第二下固定板的通孔内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伸出第二下固定板外侧的一端表面套设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两端分别顶紧于垫片、第二下固定板上,定位销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下外成型滑块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各个下内成型滑块构成的圆柱形外表面套设辅助回位橡胶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导套与导柱配合、实现竖直方向的升降导向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内压块的压紧工作面为锥面,下内成型滑块的压紧面为斜面,下外成型滑块的压紧面为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推块、第二下推块两者底面分别设置推块盖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包括上模、下模两部分。上模结构设计简单、牢固,模心有效零部件仅由内、外两圈带斜面的部件构成;下模结构也是一目了然,但却包含了产品定位、产品内外成型、内外滑块相对运动轨迹、内外成型压块行程的合理设定、以及成型结束后产品的取放都能体现一环扣一环的精妙构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筒体驼峰成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0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消毒液自动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支柱改造再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