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改性涤纶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0129.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奎东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1/79;D06M15/333;D06M13/123;D06M11/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涤纶 无纺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亲水改性涤纶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将盐酸多巴胺与正硅酸四乙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涤纶无纺布浸入混合溶液搅拌反应得到包覆有聚多巴胺的涤纶无纺布;将聚醋酸乙烯酯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初步醇解,得到亲水交联剂;将包覆有聚多巴胺的涤纶无纺布浸入亲水交联剂中,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初生态亲水改性涤纶无纺布;将初生态亲水涤纶无纺布浸入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进行二次醇解反应,即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涤纶无纺布具有优良且持久的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亲水改性涤纶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又称PET,目前是工业规模大、使用量较大、发展较快应用广泛的种纤维。涤纶无纺布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耐腐蚀、力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作为一种分离材料和基布材料,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PET由于分子呈现直线型,分子排列较为紧密,具有成本低、化学和物理性能好、重量轻等优点。由于其分子中只有两个端醇羟基,并无其他极性基团存在,而且PET大分子链具有非常对称的结构,结晶程度较高,因而PET织物的亲水性极差,是疏水性的纤维,这影响了PET无纺布材料在服装和膜过滤领域的应用,有些研究工作者致力于对PET无纺布进行表面亲水改性,以此改善PET无纺布的亲水性。理想的改性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在不损坏涤纶原有的物理化学等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耐久性好且经济环保。涤纶无纺布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原丝改性、化学接枝改性、化学形态结构改性、吸水整理剂的物理吸附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破坏PET无妨布结构和持久亲水性等缺点。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544193公开了一种溴乙烷和PVA对涤纶纤维的亲水改性方法,将涤纶纤维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加热预处理,将涤纶纤维表面破坏,便于后期改性处理,将涤纶纤维加入溴乙烷溶液,搅拌加热改性处理,再将涤纶纤维加入PVA溶液中,搅拌加热制得亲水改性后的涤纶纤维。此专利文献中对涤纶纤维改性方法对涤纶的强力损伤较大,导致涤纶的力学强度大幅降低,限制了涤纶的应用范围。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129940公开了一种吸水性好的涤纶无纺布压缩毛巾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渡轮无纺布基材和涂覆在无纺布上的涂层,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酰胺、马来酸酐、5-羟甲基糠醛、甲基丙二酸、偶氮二异丁脒盐、碳酸氢铵、水。此专利文献中涂覆的的方法在涤纶无纺布表面涂覆一层具有亲水性质的聚合物层,从而赋予涤纶无纺布亲水性能。此专利文献中涤纶无纺布表面涂覆的亲水聚合物层靠物理的粘结作用力粘附在涤纶无纺布表面,亲水聚合物层容易从涤纶无纺布表面脱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888627公开了一种亲水性涤纶无纺布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选用涤纶无纺布作为基膜材料,利用甲基丙烯酸作为亲水性单体,在紫外辐射下聚合合成含有亲水性羧基聚合物。此专利文献中利用光固化交联的方法在涤纶无纺布表面交联聚合一层亲水交联层,虽然亲水交联层与无纺布具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力,但是基膜在渗透水压的外力作用下,亲水交联层同样容易从涤纶无纺布表面脱落,导致亲水持久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亲水改性涤纶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涤纶无纺布具有优良且持久的亲水性能,在水压作用下能够长久保持无纺布的亲水持久稳定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亲水改性涤纶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盐酸多巴胺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搅拌溶解配制多巴胺溶液,将正硅酸四乙酯加入乙醇和水的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正硅酸四乙酯溶液,将正硅酸四乙酯溶液加入多巴胺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备用;
S2、将涤纶无纺布浸入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氨水和过硫酸铵,水浴加热至70-78℃,搅拌反应1-3h,静置陈化,然后将涤纶无纺布置于烘箱中进行干燥,得到包覆有聚多巴胺的涤纶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奎东,未经陈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0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马桶盖双喷头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麦智能卸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