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6266.3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桐;任增堂;苗俊波;袁英杰;陈桀;李剑锋;张柏滔;唐立新;高越;崔达;周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机械装备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7 | 分类号: | F15B11/17;F15B13/06;F15B21/02;B65H59/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李琳;贺寿元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张力 放线 作业 车架 导线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恒张力放线车上的液压控制组件,通过液压控制组件进行控制的液压执行组件以及用于向液压控制组件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控制组件;其中,液压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主控电机,为主控电机供电的发电机组,通过主控电机直接驱动的多个液压油泵以及与液压油泵出油口相连通的集成阀组;所述发电机组通过配电柜与主控电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成阀组包括多个电液比例阀以及与电液比例阀出油口相连通的溢流阀、三位四通机能阀;其中,电液比例阀的控制端与信号控制组件电连接,三位四通机能阀的出油口与液压执行组件相连通,溢流阀用于控制系统的整体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执行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张力盘转动的第一液压马达,为放线架施加转动阻力的第二液压马达以及用于驱动放线架横向位移的液压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信号传感器、A/D转化模块、PLC控制模块以及D/A转化模块;其中,信号传感器包括设于承导线导向座下方的光电传感器、设于溢流阀出油口处的油压传感器以及设于张力盘上的张力传感器。
5.一种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系统,包括按顺序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S1、启动发电机组,通过配电柜为主控电机和信号控制组件供电;
S2、液压油泵与油箱连通,为液压控制组件和液压执行组件提供液压油;
S3、承导线架设前,液压执行组件驱动张力盘主动转动,并同时给放线架施加转动阻力,令架设的承导线达到规定张力;
S4、承导线架设过程中,液压执行组件对放线架位置进行实时调整,保证放线架中承导线的出线位置与张力盘中承导线的进线位置始终于同一水平线上;
S5、承导线架设完成后,张力盘停止工作,放线架反转,收卷剩余承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按顺序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a1、将放线架上的承导线穿过承导线导向座并缠绕至张力盘上;
a2、第一液压马达驱动张力盘主动转动,张力盘带动放线架被动转动,为承导线施加张力;
a3、将所需张力输入信号控制组件中,并通过张力传感器对承导线的张力进行检测,然后将信号反馈给信号控制组件;
a4、信号控制组件进行内部程序判定后,依据判定结果调节流入第一液压马达中的液压油流量,进而调整张力盘主动转动的速度;同时,信号控制组件通过液压控制组件调节流入第二液压马达中的液压油流量,进而调整所施加给放线架的阻力,令架设的承导线达到规定张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恒张力放线作业车架设承导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按顺序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b1、承导线导向座随释放的承导线被动移动,光电传感器检测承导线导向座的位置并将信号传送给信号控制组件;
b2、信号控制组件进行内部程序判定后,依据判定结果调节流入液压油缸中的液压油流量,进而对放线架的位置进行调整,令放线架中承导线的出线位置与张力盘中承导线的进线位置始终于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机械装备分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机械装备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2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