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径测量工具及机匣止口内径的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5235.6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一廷;苏巧灵;李志平;涂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径 测量 工具 机匣止口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径测量工具,能够实现对内劲的准确测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匣止口内径的测量方法,其采用前述内径测量工具对机匣止口的内径进行测量。为实现前述一个目的的内径测量工具包括一支架、两定位件以及两测量件。支架,上表面具有刻度标识。两定位件与支架可活动连接,以使两定位件分别沿长度方向可活动,两测量件分别设置于支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其中,至少一定位件配置为V形定位件,具有在定位件本体两侧凸伸出的定位支腿,以在测量筒体件内径时能够分别线接触定位于筒体件外周壁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径测量工具及机匣止口内径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装配或分解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尺寸检查,如长度、角度或直径等。其中,发动机机匣的尺寸较大,且机匣安装边的连接内止口较浅,常规的测具无法测量止口内径。
现有的机匣止口内劲的测量是通过测量人员的手感找到直径测量的最大点后,再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测量方法过于依靠操作人员的手感,测量结果的人为因素影响误差较大,无法得到准确的内径测量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径测量工具,能够实现对内劲的准确测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匣止口内径的测量方法,其采用前述内径测量工具对机匣止口的内径进行测量。
为实现前述一个目的的内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筒体件的内径,包括:
一支架,具有长度方向,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具有刻度标识,所述刻度标识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
两定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支架可活动连接,以使两定位件分别沿所述长度方向可活动;以及,
两测量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位于同一端的所述定位件相比所述测量件更靠近所述支架的端部,所述测量件与所述支架可活动连接,以使两测量件分别沿所述长度方向可活动,所述测量件包括标识部以及测量部,所述标识部设置于所述测量件的上表面或侧面,所述测量部位于所述测量件的下端,所述测量部与所述标识部在竖直方向上共面;
其中,至少一所述定位件配置为V形定位件,所述V形定位件具有在定位件本体两侧凸伸出的定位支腿,两所述定位支腿之间以一对称平面呈镜面对称,所述测量部沿所述长度方向的运动路径位于所述对称平面中,两所述定位支腿之间形成一V形夹角,以在测量筒体件内径时能够分别线接触定位于筒体件外周壁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
两横梁件,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所述横梁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刻度标识;
两端壁,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横梁件;
其中,所述两横梁件与两端壁之间围出活动空间,所述两定位件、所述两测量件分别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空间中。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横梁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引导槽,所述两定位件分别具有与所述引导槽对应设置的凸部,所述两定位件通过凸部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引导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件包括测量件本体以及测量头,所述测量部设置为所述测量头的端部;
其中,所述测量头与所述测量件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两所述横梁件之间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至少一侧的所述横梁件的上表面具有所述刻度标识,所述测量件本体具有朝向两侧凸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在旋紧状态下限制所述测量件在所述活动空间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
- 下一篇: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介质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