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智能完井管柱及完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5121.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周朝;刘欢乐;姚志良;李晓益;邸德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E21B43/40;E21B43/14;E21B43/26;E21B43/02;E21B43/04;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流入 控制 装置 智能 管柱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智能完井管柱及完井方法,属于油田完井领域。所述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入口流道,以及分别与入口流道连通的主流道、分支流道;在所述主体上开有圆形槽,在圆形槽内安装有与其同轴线的环形挡板,在所述圆形槽的中心开有出口孔眼;所述环形挡板的外壁与圆形槽的壁围成旋流流道;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围成旋流室;所述主流道、分支流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旋流流道连通;在所述环形挡板上开有流动槽,所述流动槽将所述旋流室与所述旋流流道连通。本发明可以有效实现储层防砂、控水稳产,具有管柱结构合理、设计方法有效、层段封隔性能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完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智能完井管柱及完井方法,尤其是用于多层压裂充填的智能完井管柱结构、完井设计方法和作业流程,适用于油田水平井完井,特别适用于高含水出砂水平井的流入控制完井。
背景技术
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波及系数高和井筒压降小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有水油藏的开发,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但是,水平井开采中受井筒摩擦压降影响会产生“跟趾效应”,同时,水平井开采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很大,容易造成高渗段过早见水,从而导致水平井筒大量出水,低渗段储量难以动用,严重影响采收率。此外,水平井开发弱胶结储层时容易产生出砂问题,对井下管柱与地面设施造成破坏,从而对正常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次,亟需提出一种能够有效防砂和高效控水的新型完井方法。
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表明,采用水平井流入控制方法是提高水平井产量,平衡入流剖面,抑制井筒见水的有效手段。流入控制技术已有超过20年的发展历史,最新发展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完井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水平井控水问题。该技术是利用封隔器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完井,在每根控水筛管上安装若干个自适应流入控制组件,从而产生额外的附加压降,限制高渗段产水,稳定低渗段产量,均衡流入剖面,最终提高累积产量与采收率。
在井筒防砂方面,压裂充填防砂是一种先进的防砂技术,其将压裂与砾石充填有机结合,避免了常规防砂工艺防砂效果差,表皮效应高的缺点。该工艺通过高压砂浆造缝,并利用端部脱砂工艺提高裂缝导流能力,降低表皮效应,减少地层出砂,同时应用砾石充填工艺有效阻挡地层砂粒进入井筒,达到防砂效果。
压裂充填防砂技术可以与自适应控水智能完井技术复合应用,首先通过压裂充填实现储层改造和有效防砂,随后下入智能完井管柱,实现储层分段开发与自适应控水,提高采收率。但是,目前的压裂充填方法无法把物性不同的多个储层层段分隔开进行压裂充填。同时,将压裂充填防砂与自适应控水智能完井复合应用的完井管柱与完井方法,目前还未见研究报道,缺乏集防砂、增产、自适应控水于一体的综合高效完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