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向可调固体颗粒喷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3930.9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苏凯;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远景产学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06 | 分类号: | B05B1/06;B05B12/16;B05B15/68;B01D53/83;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沈阳友和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可调 固体 颗粒 喷枪 | ||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多向可调固体颗粒喷枪,包括喷嘴和喷枪主体,喷嘴包括锥形喷帽、调距杆和喷嘴主体,喷嘴主体为筒状喷嘴,下端与喷枪主体可拆卸地连接,调距杆上端与锥形喷帽连接,调距杆下端可活动地连接在喷枪主体上,锥形喷帽通过调距杆的调节可位于喷嘴主体的上方或内部。该喷枪能够增大颗粒脱硝药剂在炉膛内的覆盖面积、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也避免固体颗粒药剂冲刷喷射点对面锅炉管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多向可调固体颗粒喷枪,主要应用于干式固体颗粒药剂脱硝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可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也是形成区域细粒子危害和灰霾的重要原因。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氮氧化物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点。
我国每年应用在各行业的燃煤量巨大,燃煤烟气中SO2、NOX、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危害。锅炉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为NO及NO2)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因此抑制NOX的生成已成为大容量锅炉燃烧设计及运行时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应用在燃煤锅炉上的成熟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简称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简称SNCR)、SNCR/SCR混合烟气脱硝技术以及干式固体颗粒药剂脱硝技术。干式固体颗粒药剂脱硝技术发展较快,是利用高分子固体颗粒药剂中的活性氨与NOX在合适温区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NOX还原成N2和H2O。
现有干式固体颗粒药剂脱硝系统中,固体颗粒药剂喷出喷枪口的初始速度极快,在炉膛内药剂未完全气化时,就直接喷射到喷射点对面的锅炉管束,气化不完全的药剂会对喷射点对面的锅炉管束造成严重的冲刷、撞击。久而久之将对锅炉管束造成不可逆损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锅炉的主反应区一般是在锅炉炉膛中心位置,若固体颗粒药剂喷射初始速度过快,喷射距离过远,在主反应区基本是一掠而过,直接打到对面管束,掉到炉排上,中心主反应区域覆盖面较小、停留时间较短,与NOX反应时间过短,难以反应完全,无法将脱硝效率最大化。而掉落到炉排上的药剂被高温炉火焚烧,不仅不会与烟气中氮氧化物发生反应,而且在超温情况下还会产生氮氧化物,导致脱硝效果不佳、脱硝效率低。同时喷出后的颗粒药剂束在空间内形成的散射面较小,对烟气的覆盖面小,未覆盖到的烟气流难以与药剂充分接触反应,以至于脱硝效率低,药剂量过大,运行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向可调固体颗粒喷枪,该喷枪整体性好、构造简单、耐热性能好,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喷枪长度及方向、固体颗粒物的喷射范围,同时增大固体颗粒脱硝药剂在炉膛内的覆盖面积、与烟气的接触时间,提高烟气脱硝的反应效率,节省药剂使用量,极大地降低整体运行成本。同时也避免固体颗粒药剂冲刷喷射点对面锅炉管束,减轻固体颗粒脱硝药剂对锅炉管束的影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多向可调固体颗粒喷枪,包括喷嘴和喷枪主体,喷嘴包括锥形喷帽、调距杆和喷嘴主体,喷嘴主体为筒状喷嘴,下端与喷枪主体可拆卸地连接,调距杆上端与锥形喷帽连接,调距杆下端可活动地连接在喷枪主体上,锥形喷帽通过调距杆的调节可位于喷嘴主体的上方或内部。
优选地,所述调距杆下端为调距螺纹段,调距螺纹段上设有两个限位螺母,所述喷枪主体上设有位于上方的限位环和位于下方的固定环,调距杆穿过限位环和固定环,且两个限位螺母分设在固定环的上侧和下侧。
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距杆设有两个,以对称的形式分设在所述喷枪主体的两侧,两个调距杆与喷枪主体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优选,所述锥形喷帽与所述调距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固定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远景产学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远景产学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胀塞式管线漏点封堵装置
- 下一篇:振动器以及振动数据的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