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培养箱的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3007.5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一帆;索靖;俞燕;彭巧华;叶天瑜;赵小贤;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6;C12M1/34;C12Q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培养 监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细胞培养箱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
培养箱组件(200),所述培养箱组件(200)安装在所述底座(100)的顶部;
旋转组件(300),所述旋转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培养箱组件(200)的底部,所述旋转组件(300)的旋转部分插接在所述培养箱组件(200)的内腔,所述旋转组件(300)的驱动部分在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凹槽内;
多个透光放置架组件(400),多个所述透光放置架组件(400)均匀安装在所述旋转组件(300)的旋转部分的外壁上,所述透光放置架组件(400)在所述培养箱组件(200)的内腔;
移动监测组件(500),所述移动监测组件(500)安装在所述培养箱组件(200)的顶部右侧,所述移动监测组件(500)的监测和移动部分在所述培养箱组件(200)的内腔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箱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组件(200)包括:
培养箱本体(210);
箱门(220),所述箱门(220)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培养箱本体(210)的前表面中端;
第一读写器(230),所述第一读写器(230)安装在所述培养箱本体(210)的前表面左侧;
第二读写器(240),所述第二读写器(240)安装在所述培养箱本体(210)的前表面左侧,所述第二读写器(240)在所述第一读写器(230)下端;
控制箱(250),所述控制箱(250)设置在所述培养箱本体(210)的右侧面;
显示屏(260),所述显示屏(260)安装在所述控制箱(250)的前表面顶部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箱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50)的内侧安装有AI模块和视频监控模块,AI模块与视频监控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箱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300)包括:
第一电机(310);
旋转杆(320),所述旋转杆(320)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310)的顶部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箱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放置架组件(400)包括:
放置架(410),所述放置架(410)为扇形;
多个放置槽(420),多个所述放置槽(420)呈扇形均匀开设在所述放置架(410)的前表面边缘处;
多个透光孔(430),多个所述透光孔(430)一一对应的开设在多个所述放置槽(420)的前表面中端,所述透光孔(430)垂直贯穿所述放置架(410)的后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箱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组件(500)包括:
第二电机(510);
丝杆(520),所述丝杆(520)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510)的底部输出轴上;
移动板(530),所述移动板(53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丝杆(520)的外壁上;
两个支架(540),两个所述支架(540)一上一下安装在所述移动板(530)的上下两端的左侧,两个所述支架(540)相对应;
显微镜(550),所述显微镜(550)安装在上端所述支架(540)的内侧顶部左侧;
照明灯(560),所述照明灯(560)安装在下端所述支架(540)的内侧底部左侧,所述照明灯(560)与所述显微镜(550)相对应。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细胞培养箱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细胞培养箱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第一读写器将实验员姓名、细胞名称、培养基、首次细胞培养时间写入培养瓶RFID电子标签;
S2:打开培养箱门,将培养瓶平放于透光放置架组件,通过第二读写器写入培养瓶放入时间;
S3:通过系统设定观察时间,将显微镜沿着丝杆至对应培养瓶所在透光放置架组件处,通过第一电机对透光放置架组件进行旋转,将透光放置架组件移动至显微镜与照明单元之间;
S4:显微镜实时记录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形态、数量,将图片传输至系统;
S5:通过AI模块判断细胞生长情况,通过短信、平台报警等方式提示研究人员进行传代处理;
S6:研究人员借助AI结果,进行图片确认,取出培养瓶,取出过程中,第二读写器写入培养瓶取出时间,培养瓶在非指定时间取出时候,第二RFID读写器读取培养瓶离开信息,通过AI模块将报警信息传递给该培养瓶对应实验人员,联动视频监控模块,将监控画面传输至移动端;
S7:进行传代操作,通过第一读写器写入传代时间;
S8:传代完毕后,通过系统设定观察时间,将培养瓶放回培养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0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