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投屏至远端显示屏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6257.6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程超;成湘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掌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H04N21/41;H04N21/426;H04N21/48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孙新国;柯正怡 |
地址: | 1001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投屏至 远端 显示屏 方法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揭露一种可投屏至远端显示屏的方法、阅读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处理器用于将待投屏图像进行灰度计算以转换成灰度图像;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灰度图像及查找表;时序控制器用于根据墨水屏的温度查找所述查找表,输出所述灰度图像的驱动波形参数;通信接口发送驱动波形参数至远端显示屏。阅读终端为远端显示装置提供灰度图像的驱动波形参数,以减少灰度处理的时间,使得阅读终端显示画面和远端显示装置显示画面达到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显示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将阅读终端的页面投射至远端显示屏显示的方法、阅读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阅读终端是一种显示屏幕采用电子纸技术的电子阅读器,提供类似纸张阅读感受。相较于传统的显示器(例如LCD或LED),电子纸的技术可以使眼睛在长时间阅读下不感到疲劳。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阅读终端可以下载电子书,并且具有大容量的内存储存这些电子书。阅读终端具有便携、容易使用、不伤眼、大容量的特点,非常适合现代生活。
为了便于携带,阅读终端的显示屏不会太大,然而在一些使用环境里,例如在家中,是具备大型显示设备的。阅读终端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其他显示设备上,对显示屏幕中的内容做远程同步投屏。现有投屏显示过程是由阅读终端将待显示的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传递给时序控制器进行驱动显示,同时调用系统接口对该待显示的彩色图像进行截图,并发送给远端显示装置。远端显示装置接收到截图后,将该彩色图像进行驱动显示。
但是在发送过程中,远端显示装置获取到的图像是未经过灰度处理的彩色图像,因此远端显示装置还需要进行灰度处理操作才能显示,这个过程会耗费一段时间,造成一定延时。特别是当同步过程还涉及手写操作时,延时更为严重,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可投屏至远端显示屏的方法、阅读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揭露一种可投屏至远端显示屏的阅读终端,包括:墨水屏、处理器、存储器、时序控制器及通信接口。处理器用于将待投屏图像进行灰度计算以转换成灰度图像;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灰度图像及查找表;时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墨水屏的温度查找所述查找表,输出所述灰度图像的驱动波形参数;通信接口发送所述驱动波形参数至所述远端显示屏。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揭露一种通过阅读终端投屏至远端显示屏的方法,包括:将待投屏图像进行灰度计算以转换成灰度图像;读取所述灰度图像及查找表;根据温度查找所述查找表,输出所述灰度图像的驱动波形参数;以及发送所述驱动波形参数至所述远端显示屏。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揭露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将阅读终端的页面投射至远端显示屏显示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阅读终端为远端显示装置提供灰度图像的驱动波形参数,以减少远端显示装置处理灰度的时间,使得阅读终端显示画面和远端显示装置显示画面达到同步,以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阅读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RGB888的原始彩色图像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色滤光膜结合墨水屏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掌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掌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6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